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社区广播台
      查看: 130287|回复: 1

      上海车展看未来,互联网汽车到底靠不靠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23 11:4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月20日,乐视控股(以下简称“乐视)和北汽在上海车展上正式发布合作打造“超级汽车”概念车。这一举措,让互联网公司造车又成为热门话题。联想到近年来互联网企业进军汽车业的热情高涨,不光乐视 ,小米造电动车的消息也不断刷屏。但经过这么长时间,才开出了这么一朵花,能否结果还未可知。那么互联网汽车对于这一近年来的热炒话题,各方是什么看法?互联网公司造车,到底靠谱不?是否对汽车行业带来颠覆?为此,12gang.com进行了相关调查与梳理。

      ! H  A! _+ k9 Q7 @


      * ~, O4 w4 I/ K9 J# V+ U9 `* w

            概念虽然火,但没有进入实施

      5 A: z' }1 v' b2 {! F" H" X4 X

            近年来,互联网公司对汽车的热情越来越高涨,由于从特斯拉身上看到了造车的辉煌前景,再加上他们在涉足手机、电视等领域取得的成功,让他们对进入汽车这一有了充足的信心。在国内,相继有乐视、小米、富士康等公司有消息曝出要加入造车的行业。而在国外,关于苹果造车的消息也甚嚣尘上。


      2 N6 y0 ~$ O- S% U4 J

            互联网公司对汽车行业的觊觎,甚至引起一些行业人士的恐慌。鉴于他们在所谓的互联网思维,以及价格、渠道、成本控制等方面的优势,在加上近年来在手机、电视等领域势如破竹的成功表现,再看看当前互联网对一些传统产业的颠覆,让传统汽车业大呼“狼来了!”

        p* `; W- h/ w! W. h* R

            然而,事与愿违,互联网汽车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在互联网汽车这波浪潮中声势最为浩大,呼声最为高涨的小米却逐渐有些偃旗息鼓。在公开的场合,小米公司从来没有正式宣布过造车的事情,小米CEO雷军也三缄其口,起初跟媒体玩太极,后来索性否认要造车。知道前不久,由小米参与的平衡车项目浮出水面,众人似乎才恍然大悟,原来小米所谓的造车就是造平衡车。


      3 k0 C4 K) [  ]2 G


      : j3 m( P/ n* |  Y. n% f8 \8 K

      $ Q. B& U# p- f5 }, P

            各方看法不一,传统车企不看好


      ) ?+ u# z( F3 e4 D( y1 |1 h$ |

            其实从一开始,业内对互联网公司造车就持怀疑态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来自于传统制造业领袖不同的声音。比亚迪汽车王传福认为,互联网造车就是个笑话。在他看来,汽车属于传统的制造行业,互联网并不具备颠覆的条件。今年初,王传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互联网自己的硬件设备都改变不了,怎么能改变汽车的设备呢?”

      0 ]! I$ h: h$ v* z& \) K4 Q

            而跟王传福持相同看法的也大有人在,招商证券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汪刘胜表示,BAT等互联网巨头已经开始渗透传统汽车行业,他们拥有的互联网思维,在整合社会资源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但是,他们在传统汽车工业制造方面的劣势也相当明显。他认为,互联网对汽车行业是有影响的,但还没有达到颠覆的水平。


      : @+ \9 ~5 H* d3 D" y* ~

            对于互联网企业造车,另一自主车企的掌门人、吉利的李书福则的态度也值得推敲。虽然他持开放态度,他表示,欢迎所有的行业都进军汽车行业,参与的人越多越好。然而同时又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认为汽车就是汽车,它跟其他行业不一样。”据小编分析,舒服哥的言外之意就是说,欢迎你们来玩汽车,但车市有风险,造车须谨慎。

      - v8 W6 S$ a3 h1 o! U- S+ K

            汽车行业分析师张志勇认为,从传统汽车向互联网汽车转变,并不是简单的产品升级换代,而是从产品的根本形态上对其进行改造。

      . M4 S: C3 h, s

            除了中国的车企大佬外,外国的车企大佬也不看好IT企业造车。2015春节刚过,关于苹果公司造电动车的新闻迅速传开。由于苹果先天技术实力雄厚,资金充足,人们相信,这家曾经改变手机业的公司也会同样颠覆汽车行业。

      0 v' o: s/ K! B5 W4 y$ ?

            然而与中国的传统车企对互联网汽车的态度一样,国外的老牌车企同样对苹果造车不看好。梅赛德斯-奔驰总裁Dieter Zetsche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许多科技公司似乎忽视了汽车行业的经济规律,像苹果那种利润率现象是不可能出现在他们汽车行业里头的。“汽车研发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苹果投资回报率(ROI)大约有25%,而对于一家汽车公司来说,ROI却只有10%。我找不出一个(苹果打造汽车)理由,为什么(苹果)愿意为这种利润率进军汽车领域?我想投资者是不会喜欢这个计划,因为他们不喜欢跨行业公司,他们想要的是管理他们熟悉的业务。”

      ( T1 H) [- F9 u9 h6 T1 F

            对于此,已退休的通用汽车公司前CEO艾克森(Dan Akerson)也持同样的看法 ,他表示:“我认为有些人有点试图故弄玄虚,如果我是苹果股东,我不会很高兴。我非常怀疑进入低利润、重工行业的长期前景。”艾克森称,汽车行业有监管和安全要求,比人们想象的要难,“没有经验的人无法理解,常常会低估困难,如果他们想进入汽车行业,最好认真思考下我们(如何)将钢铁变成汽车,如果他们进来,他们都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

      6 i0 K# `0 u: l" a, x& u! y0 N  A

            众人的质疑不无道理,除了客观的因素外,国家政策也设置了较高的门槛,2014年11月2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的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称,新建独立法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必须具备三年以上纯电动乘用车的研发基础,掌握整车控制系统、动力电池系统、整车集成和整车轻量化方面的核心技术,并拥有纯电动乘用车自主知识产权和已授权的相关发明专利。而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关键,但很明显这对于他们来说很难。


      3 U4 _% h  q% `9 O

            有人质疑其背后的动机


      9 Q+ n4 p/ ]: c2 n7 ], u

            那么既然大家都说互联网公司不懂造车,为何他们的积极性还那么高涨呢?难道是发挥互联网公司的探索精神,不撞南墙不回头?还是以当前互联网企业管用的方式——“先砸钱再赚钱”?

      4 c$ \* P, S* a* n& [$ s  |* y

            对于此行业一般持两种看法,一种是股市论。即通过炒作造车的概念来推高股票价格,这一论调带有一些阴谋论的意味。从股市的表现来看,这一招也的确起到了不小的效果。在乐视超级汽车几乎公布后,不到一个月股价涨逾60%。之后一路走高相关分析机构认为,乐视的超级汽车对整个市场应该是个新的概念,对公司而言也加入了新的概念。对于股价而言,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涨幅已经超过60%,或许也是和超级汽车有关系。

      $ w- G' L9 u! `5 I
      发表于 2015-4-23 14:37:03 | 显示全部楼层
      乐视的超级汽车对整个市场应该是个新的概念,这话很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