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高鸿股份、康恩贝等澄清央视3.15晚会质疑之后,海马汽车、大唐电信、交大昂立、鸿博股份又齐齐作出“第二波”回应。# L3 M5 H( T _" l \# B: j
2 }# w2 {. l' Z央视曝光海马汽车涉嫌油耗造假,海马汽车因此于3月17日一早临时停牌。当晚,海马汽车发布公告中称,“质疑公司汽车油耗试验检测过程中存在造假的传闻不属实。”但是,公告并未直接解释央视报道中出现的“海马公司车辆送检员”从事及表述的“随便修改”油耗的问题。% N( v1 Z: N+ M; j. U, ~' G
. w9 w* }! C4 H1 @* C海马汽车在公告中解释,汽车油耗检测分为开发过程试验和认证检测。开发过程试验,会根据车型目标油耗进行相应研发,并送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根据测试数据,对相关汽车节油技术的应用进一步优化,最终达到国家相关油耗标准。认证检测,由厂家将样车发往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油耗试验,试验结果合格,由检测机构出具检测报告。
) h. j V, P( e/ h2 R' [- k6 g) _) C' _* R# {( P1 p3 i# \
海马汽车称,其油耗检测程序据此进行。在开发过程试验时,公司根据车型目标油耗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同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调试和改进;比如对发动机和变速器的电子控制程序、变速器速比等等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以及针对性的增加或改进其他的节能技术,以最终达到国家相关油耗标准。认证检测时,公司将样车发往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油耗试验,试验结果合格,由检测机构出具检测报告。
+ I6 _9 }" u: e: K6 O5 u6 [/ F8 m$ J8 P
海马汽车表示,经公司技术部门确认,公司所有上市车型均达到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公司所有车型的油耗检测均按照《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的相关规定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公司所有上市车型油耗均符合《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要求。所有上市车型的测试结果依据《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示管理规定》进行标识,并在中国汽车燃油消耗量网站上进行公示。
( U/ V' @$ w! ?* T; x
2 ?) K+ G a1 D( @: e3 O/ f值得提醒的是,海马汽车的上述澄清公告只是将检测流程陈述了一遍,但并未对央视的报道做直接解释,即在否认造假的同时,间接将“皮球”推给第三方的检测机构,对于央视质疑的“厂家检测机构串通造假”并没有给出答案。8 T7 l; _2 v8 Y" T4 t
1 ~0 T. p! {! O
大唐电信、交大昂立、鸿博股份也就央视3.15晚会的相关报道作出了回应。% e1 i3 A7 t* D+ a; F0 r
; s8 c, y j, p$ |) J
大唐电信称,其不持有高鸿股份及其下属子公司任何股权,高鸿股份不是大唐电信子公司;大唐电信与高鸿股份的控股股东均为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两者为关联法人,除该关联关系,大唐电信与“3.15 晚会”报道事项无其他关联。
, I- o/ `$ R7 X$ u" U6 j2 _
, u9 E }+ R8 K交大昂立公告称,媒体曝光了部分企业违规生产针对婴幼儿的鳕鱼肝油产品,并提示公司及其他相关企业的“幼儿鱼肝油多吃有害”。交大昂立表态称,其不生产鱼肝油类产品,所代理销售的一款鳕鱼肝油产品,为美国原瓶进口,且符合美国GMP标准并获得美国FDA认证。该产品不针对三岁以下婴幼儿;2013年全年,该产品的销售收入在销售总量中的占比极低,交大昂立2013年底前已不再进口代理该产品。
' y2 \: X- Y" p% V" {2 ~
5 i* ^; x- X9 D. A+ w. q+ d6 @鸿博股份则称,公司及分子公司均未涉及央视3.15晚会“消费预警”环节曝光的橡皮擦、涂改液等文具产品的生产或销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