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社区广播台
      查看: 200598|回复: 0

      “滴滴杀 手”?六巨头组团共享出行貌似庞然大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29 08: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学时有一篇课文《黔之驴》,印象深刻,时至今日仍能脱口而出:

      ' D* A$ A# [% S, ~/ s3 W% z1 c3 L
      # K6 ^1 L! S5 }& i; X+ M
      + S' J2 V  L% r+ t' s5 q  H1 ~

      . U/ r. {. k% u' h1 n' Q( \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  X6 K* z' P# G1 m+ ]% n
      : b4 u1 J  M7 B& W9 W# F
      % u) M( G5 u1 y! ?: }! I8 @! ]

      , r4 q1 s7 W* y
      3月22日,长安汽车发布公告,与苏宁、一汽集团、东风汽车、腾讯、世嘉利、阿里巴巴、无锡飞叶、荣巽、南京恒创、南京领行共同投资设立南京领行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总份额为97.6亿元,拟投资以新能源汽车为主的共享出行产业共同成立T3出行公司。该公司落户南京江宁。

      7 _) Y+ @2 y4 u0 X" ]; `8 i; V$ K
      ! A. L1 S3 U) l. v. i. L

      6 T( |( _$ s, \- q0 [2 x3 V, C# R8 p  w7 n- S: {
      三家国内汽车业三巨头联手三家准垄断式互联网巨无霸,投资百亿进军共享出行!这样的新闻,博足了大众的眼球,久已厌倦了滴滴的人们开始各种意淫。一些自媒体更是以“让滴滴颤抖”“滴滴要睡不着觉了”“滴滴遇到了真正对手”等等标题,大肆渲染。看这架式,好像这六家巨头一出手,滴滴马上就得倒闭了似的。

      6 c$ R8 W3 U; F5 h( X! g$ v/ o2 A/ F% E2 d8 |- i! E

        q& N8 Y) D/ h7 A9 A8 F8 {, F; X  b0 Z! a) m2 m# x6 n
      timg (4).jpg
      7 Z5 M" J* t8 f/ H& |
      其实,滴滴大可不必惊慌,人们也没必要为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欢呼雀跃。阿斗若能成事,哪来的魏晋?
      先说说资金的体量。六大巨头是够唬人,100亿的资金也挺吓人,但是跟出行巨头滴滴比起来,就小巫见大巫了。看看滴滴2018年的财报你就明白了,人家去年一年光亏损就亏了109个亿。你这不到100个亿的资本金,还不够人家一年亏的损耗,拿什么去挑战?
      再说出行领域的现状。经过几年的打打杀杀,滴滴在收购了快的、合并了优步中国之后,在国内已经是垄断性的存在。六巨头这100个亿在江苏南京折腾折腾,也许能形成个声势,打出一片天地,但是要做全国市场,恐怕光市场开拓成本就够受的。
      ) _: ?. Z8 g$ u( b
      8 y% O9 o5 @4 X3 S/ `* B
      3 J2 T; z8 R0 B6 Y, ?# ?9 N
      6 e9 U$ r6 {. P' m5 a9 }( h
      有人也许会说:人家那100亿是初期的投入,以后还会陆续有新资金注入,以这六家的财大气粗几百几千亿都不在话下。没错,六家巨头后续确实可以不断加大投入,可问题是,任何企业不是有钱就能做得好、做得成的。翻翻这三十年来中国汽车业的历史,那些财大气粗的国企,在一些项目上撒了那么多的芝麻盐,真正干成的有几件?上汽全资收韩国双龙最终鸡飞蛋打空手而归,一汽打造红旗百亿打水漂年销几百辆,上汽南汽两家抢购英国罗孚互不相让导致外方坐地涨价大开狮子口……
      有钱可以是资本,有钱也可以成为纨绔子弟败家败国的堂皇理由。
      , n0 f& Z, a4 ~6 H6 o3 T; x8 ]

      ; u, i0 g* E6 |% \7 i% x
      6 J) X  }8 ]+ }

      ( r- e9 O; j- H7 y4 t5 H
      为了尽快弥补中国汽车制造业的短板,前些年在国家有关部委的牵头组织下,联合国内几家重点车企先后投巨资组成了变速箱、汽车动力电池等的研发联盟。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电池方面国内领先的仍是不在联盟之内的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等,变速箱方面,直到前年自动变速箱还只有吉利能够生产(吉利全资收购了DSI,拥有了自动变速箱技术),而吉利也不在联盟之内。
      燕赵汽车网:拉郎配从来就不能解决问题。除非政策性垄断,否则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国企永远干不过锐意进取的民企。道理不用讲,你们懂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