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 y, ?* b# D5 o* \! V% e今日(1.6)单号限行
石家庄这个周末
1月7日跟1月8日
不,限,行
9 j( G/ q7 Z2 a8 J% Z/ ]
+ F5 b3 ~1 W6 j1 v周末如何限号?
. X3 N0 D: Q9 _" z# b4 s6 O2 c$ L
* K" j& N3 L' u8 ?3 h, i9 Z+ `马上到周末了,该计划行程了,周末如何限号呢?
/ p* W0 j7 {) i ^ @燕赵汽车网为大家打探了一番:
石家庄周六(1月7日)、周日(1月8日)非营运客车不限行。
蓝牌货车早7点-晚8点单双号限行。同时执行蓝牌货车其他限行政策。
" m' k4 W( ?0 H2 u/ M* u" H5 Q! {+ i
黄牌货车24小时禁止进入三环(含三环)以内。
6 b# o' J& l4 A7 i+ E- U
W& D8 A Y' F2 A7 A5 m( k! p/ G! ^4 L& h" M
6 { r2 t/ Y* l* ^" P0 `5 `( |
2 q- |4 R0 p8 x) h. S石家庄、沧州、保定、衡水、定州,北京、天津:周六日不限号。
% R% O+ b9 {; O& J' {1 Y
' m" U/ Z( v, R7 o+ b. H/ u, A唐山、辛集、廊坊、邯郸:限号包括周六日。
0 U) j; Q5 l( D% q6 S7 ~2 t+ r& R$ a8 q2 M
, q9 p% B3 X, Q& V9 C5 Q! B$ n; v邢台:交管部门表示还在等通知。
6 \% U4 f# s' F2 G/ ], Y! U, Y3 ^2 K
: k3 j2 m3 G- P4 g' w6 B# U$ k0 z" a. ]0 l2 H; A6 I/ [; U
& c. D6 r& a+ G0 V
什么时候才能一直呼吸到洁净空气?
- f2 k K: f) j, e" T
: p* H s0 q9 n4 h* d' U(人民日报七问雾霾 :什么时候才能呼吸到洁净空气?)
: v8 ]% j4 X2 V) z
近期频繁袭来的大范围严重雾霾,不时启动的空气重污染预警,让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人们心中焦虑。
* G# ~5 b7 t0 P% i# ]0 i“到底是哪些原因导致这么严重的雾霾?”“这几年治霾究竟有多大成效?”“什么时候能一直呼吸洁净的空气?”……当“跨年雾霾”等空气重污染过程频繁时,不少人发出疑问。连日来,人民日报记者专访了多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7 m, J9 q' D- Q' P+ e
1、哪些原因导致这么重的雾霾?
“主因还是污染排放大,不利气象条件也是重要的配合因素”
贺克斌(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目前,全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均在近两千万吨,而且污染物主要集中排放在东部、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张小曳(国家大气污染专项项目“我国大气重污染累积与天气气候双向反馈机制研究”首席科学家):主因还是污染排放大,不利气象条件也是重要的配合因素。中国工程院对《大气十条》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显示,京津冀区域的污染气象条件,2014年比2013年转差17%,2015年比2013年转差12%。总体来讲气象条件是比较不利的。
2、全球气候变暖对雾霾的形成有影响吗?
“冬季气温偏高,对霾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周兵(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天气气候条件在霾的发生、发展、消散等多个环节中都有重要作用。随着全球变暖,大气边界层稳定度、冬季小风日数、大气环境容量等方面发生变化,对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刚刚过去的2016年12月,是我国1951年以来最暖的12月,全国平均气温比多年平均情况偏高2.6℃,北京偏高1.6℃左右。这是极其极端的状况。这么暖的温度为大雾霾过程提供了重要背景,冬季气温偏高,对霾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3、“逆温层”是怎么回事?
“逆温形成污染,污染加剧逆温,恶性循环,越来越重”
马学款(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大气污染物除了水平扩散,还能向天空垂直扩散。如果大气层结稳定,气温呈现下低上高的状态,即出现“逆温层”的时候,它就像大被子一样覆盖在近地面,阻碍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使混合层高度由较高时的上千米,大幅降低至几百米甚至几十米,导致污染物的扩散受到抑制。这种现象在冬季尤其常见。必须要有一个天气过程带来的冷空气,才能破坏这种循环。
4、哪些自然条件有利于雾霾的消散?
“逆温层结的破坏、大气垂直扩散能力加强等因素,均有可能对霾起到清除作用”
张恒德(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副主任):风速的增大、风向的转变、湿度的减小、有效的降水、逆温层结的破坏、大气垂直扩散能力加强等因素,均有可能对霾起到清除作用。
^7 j. d+ T& W4 z. j2 ~
5、空气重污染期间,治理雾霾的重点是什么?
“把氮氧化物排放降得更低一点,可能效果更明显”
贺克斌: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包括燃煤(燃煤电厂、工业锅炉、散煤)、机动车等。氮氧化物既是硝酸盐的前体物,也是形成硫酸盐的氧化剂。在冬季应对PM2.5重污染时,在多种污染物协同减排的基础上,把氮氧化物排放降得更低一点,可能效果更明显。目前,电厂已经做到超低排放,进一步的减排空间已经很小了。下一步要加大力度治理工业锅炉、散煤、机动车等。
6、什么时候才能一直呼吸到洁净的空气?
“雾霾是几十年的发展积累形成的,必须要有中长期的防治战略和科学措施”
贺克斌:如果京津冀一体化顺利推进,能够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方面有所突破的话,减排会加速。但是,北京等地PM2.5浓度要降到35微克/立方米,需要10到15年,要到2025年以后。
治霾,没有一招制胜的办法,需要较长期和多方面的努力。对于雾霾治理,我们要有信心,也要有耐心。
常纪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经过治理,目前京津冀地区PM2.5年均浓度有所下降,但PM2.5前体物的浓度仍然是发达国家的10倍左右。总的来看,今后10年,中国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体上处于跨越峰值并进入下降通道的转折期,到“十三五”末期和“十四五”初中期,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拐点可能全面到来。
7、治理雾霾,还需要哪些更有力的措施?
“减排必须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上下更大功夫”
贺克斌:头三年的减排取得了一些成绩。不过,目前各地更多是在末端治理上使劲,包括超低排放、提标改造等,要找新的减排量,必须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上下更大功夫。现在排放量有所减少,但留在空气中的污染物还足够多,因此效果还不明显,必须进一步大幅度削减污染物。
; P, e0 y: e9 c( T& F, H: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