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5 ~) i' U9 S2 n" Q( }" ~8 o) N8 p: u8 f2 J
19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橙色预警,截至今天全国重度霾影响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达到今年来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强度最强的霾过程。雾霾啊雾霾,为啥就不能稍微消停一阵,等到2017咱们再约? :o : y3 |: w. r+ S* K$ Z4 j" w) n
在每天打扮的跟生化危机一样出门的同时,我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开车时候戴口罩又不方便又过分呆萌,而车载空气净化器和pm2.5滤网又存在大量bug。并且车上毕竟坐着一家老小,所以雾霾等等空气污染给驾驶场景造成的杀伤绝不能无视。
! P+ O" c. n+ g l; j& [3 z# F2 K8 a
& b( n& k% I. @% {8 K( M
有需求就有机遇,车内空气或许是个巨大的创业机会,或者说的更露骨点:救命产业。总体而言这个领域的传统模式问题百出,而已有的科技解决方案还有待大胆革命和快速完善。
1 X' B" i u- E% f& A
. p! V( [* V r, L
$ V: {# E, d5 Y0 b
【传统车载空气净化器、空气滤网为什么不行?】 3 d/ ~3 P3 G' X* t8 D' ]
其实车企当然早就注意到了车内空气问题,无论是防PM2.5的新型滤网,还是价格不菲的车载空气净化器,都已经有很多车企和创业团队在做。但就目前普遍流行的技术解决方案而言,整体问题还非常多:
7 l L p; f7 C/ r9 m
1、开窗开门时间的瞬时污染问题。要知道,雾霾的瞬时浸透能力是非常强劲的。在开窗瞬间就能让PM2.5充满全车。而且日常行驶中车门车窗的开闭率相当高,这也导致了空气滤芯等车内净化空气的效果并不好,基于空气进出口的过滤装置覆盖面也非常有限。 : X7 j/ @+ o* d* D0 H' J& a# z2 E b
2、空气净化死角问题。目前,各种车载空气净化器的出风口都是单一朝向的,而车内的座椅等装置就让清洁空气的流通产生了诸多可能死角。甚至用空气质量测试,一台车内可以有好几个等级的空气质量。 , T4 ]% k; E: M* A3 L+ [7 f
3、高速污染问题。作为长时间暴露在雾霾、尾气等千奇百怪空气污染源中的汽车,空气污染率相当之高。一般的高质量空气滤芯和车载空气净化器滤材,其实都坚持不了多久就会被污染或者堵塞出风口。而就一般家庭用户而言,经常更换空气过滤是近乎不可能的。
2 a c8 e, x1 {; u/ B) T3 E+ V
从这几点看,目前主流车型和外配市场的空气净化装置,都存在大量的综合性问题。而未来这个领域想要升级换代,满足“霾中人”的普遍需求,可能有以下几种解决方案:
' m0 I5 |6 Q. q+ Z) h2 V6 D
【目前所知的“霾中救车黑科技”有哪些?】 - }7 j6 ?* ?& N S6 t
一、超大超强滤网
0 o5 w; ]; G$ x; s. Z4 Y( E
一种思路是依然在滤网上想办法。只是区别于传统汽车的滤网尺寸和材质,采用超强防护级别的滤网设置。 + B! Z- e4 M/ B, X/ e
! ~( i6 F1 C- A5 C/ M6 I2 V5 [
0 }+ i! E( A. ?( K& r7 T' F
1 `/ L9 r+ U8 }* G0 H
这种思路听起来简单粗暴没啥技术含量,但这是马斯克在特斯拉上使用的方法。Model X和Model S使用的超大尺寸HEPA滤网,不仅在外形上看来充满了霸气,而且在多种实验中被证明了能抵抗军事级别的生化攻击。外部全封死架上内循环系统当然挺起来是安全多了,但是依旧很难解决频繁开关们带来的空气污染接触,而且事实上雾霾的污染也没那么严重,对抗生化武器的装备多少有点“大炮打蚊子”的炫技色彩。
( Y; Y9 W' p! u4 ^9 ?
但不管怎么说,未来汽车已定会采用超强滤网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只是要结合点更智能的东西。
4 U: \0 } s4 f7 l
二、智能检测与净化调节系统
7 E( P% [, E/ N. Z" C/ c2 o
中美互联网行业普遍认为,AI的商用革命即将在2017到来,在汽车这个物联网的急先锋领域自然也是如此,尤其是涉及健康这种核心命题。 1 s; r! A9 i! J$ g1 T* f
一种用AI解决车内空气污染的思路,是在汽车各个位置放置空气环境监测装置,并用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技术来分析每一个位置的空气净化需要,并通过人工智能来调节出发面更广的车载空气净化系统,进行实时的无死角空气改善。
3 N$ p4 E l6 w' |( f) P& @
这种解决方案在技术上已经没有太难以企及的地方,所需要的是监控和新型条街系统的一体化深度打造,以及与车载AI的深度配适。由于北美欧洲等地对车内空气净化的需求并不明显,所以AI+车内空气监测与净化并没有成为美国互联网造车的主要命题。但这样的技术却非常适合中国印度等空气污染重灾区,中国的互联网车企或许机会很大。相对应的监测部件、净化部件,以及操作系统也会有机会。 9 Y" m# H8 A" B9 \+ P* X
三、整车空气净化体系
; k; B: q" T. c# o+ ^
跟上一种思路相类似,也有人提出了整车配置空气净化系统,并连接车载智能系统的方式。但与人工智能控制空气净化不同,整车空气净化体系可以与能源、动力等系统进行深度接入,且完全隐身到车辆整体中,不占用车辆外部空间。并且整车净化带来的无死角效果更好,效果也可以清晰投射到车载终端上。
; E% {( E6 |. U: O& n. C& {: I
但这种技术也就要求汽车必须是特斯拉这样的新能源汽车,这样才有放置全方位净化系统的空间。另外这必须让车企在设计车型时就把智能空气净化加入考虑之中。 $ E1 m% I7 ]9 k6 f' n. \. r( e' D
; a1 [; W( V1 _ w) X
四、负氧离子+紫外线杀菌 3 C0 V9 R" Y3 j' k3 `
另外一种方式,相比于空气净化更激进一点。就是由车载的设备释放出杀菌气体或者光线,在空气污染进入车内的瞬间将其杀死或抵消掉,这样就对抗了内循环系统被污染的问题以及长期使用污染物把空气净化设备腐蚀的问题。 : t7 L4 E# e$ F$ M& a. \9 G% c
如今沃尔沃等车型已经有了负氧离子杀菌的应用级装置。但在很多“黑科技”设想中,是把负氧离子作为开车门、车窗时的对冲气体进行释放,将车辆近距离的有害气体杀死,以此来避免瞬时污染造成的伤害。 ! Z+ }3 Z/ X( g2 g- h/ N
而与之相结合的,是解决汽车在非驾驶、无人状态中的污染问题。由汽车本身发出紫外线等强杀菌射线,定时在车内无人状态下进行杀菌与消毒,以此来抵抗长期空气污染的附着。
; N) Y. J. G% ]2 L& O0 a# G) S
相应的设备技术难度还很高,如果真的能出现商用版,目前来看可说是绝对的“黑科技”。 - x' y; z+ p: T& z$ d
五、内外循环的智能调控 ; b) U, s3 x: j2 I+ k! {) ^9 ?
往后退一步,还有一种比较简单的人工智能解决空气污染方案,就是不在空气过滤和监控端放置新的设备,而是根据现有的车辆内外循环系统作出少量升级。用人工智能自动监控何时何地进行何种空气过滤和循环方案。 " M1 p4 a0 e0 B1 ]$ c
这种方式的特点是代价并不大,而且可适应度非常高,很多相对老的车型也可以安装升级。而内外循环的智能切换和高效过滤,其实可以解决大部分空气污染问题。但这种方案的问题也依旧明显:到处都严重污染的时候效率不高,死角也依旧存在。
) ]& P3 U7 s( L' V: r" W( ~
# g: [, p0 b$ ?. f
说实在的,雾霾接下来必然是一个长久的生存状态。这是发展和忽略环境的代价,还债期总是比人类想象的要漫长,也要煎熬。
|0 }6 |6 I9 g/ {: q4 W
所以与其咒骂大环境和期待北风,不如自己想点鬼点子应对一下。黑科技假如黑的是雾霾,那还是非常喜闻乐见的。尤其根据今年的趋势看,雾霾范围正在快速扩散。换句话说,“雾霾经济”的辐射圈也在快速增长。
7 M. B x/ w5 T' |
0 h) V4 f3 S7 c! ?# L9 P" f7 ?; n* C2 s% E& H" k+ a. `# T7 q7 N6 K
; ~% t% P" J! @0 o2 k8 T- |9 `;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