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社区广播台
      查看: 114857|回复: 8

      六年三次在华高层大调整 福特中国强推新战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22 16: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年之后,福特又一次人事大调整到来了。6月6日晚间,美国福特汽车宣布了一波大范围人事变动,涉及中国、印度、全球战略部门及财务部门,共有六名福特汽车高管的职务发生了变动,与中国地区相关的高管占五名。
      3 `/ I$ o+ B8 F1 y0 s/ ]7 {5 Y7 _1 b% ?7 }% Q* i7 X
      8 F$ w1 M1 q- r
        其中,StuartRowley被任命为福特汽车公司战略副总裁;而中国区董事长罗礼祥(JohnLawler)接替Row-ley,出任福特汽车公司副总裁兼财务总监;福特汽车在中国的业务运营部门将直接汇报给福特汽车公司集团副总裁兼亚太区总裁萧达伟(DaveSchoch)。
      / \+ d; C/ h* i6 V) p2 ]
      $ W' l  O$ K* B4 j8 f  Q

      , }) d# X. |. f, ^% ?2 u  在中国合资公司长安福特,长安福特总经理马瑞麟(MarinBurela)将于今年10月退休,退休后将继续担任福特汽车亚太区特别顾问。而此前曾负责过中国业务的现任福特汽车印度公司总裁兼总经理何骏杰(NigelHarris)将再次回归,其被任命为福特汽车公司副总裁,同时接替马瑞麟;柳青(AlvinLiu)被任命为福特汽车大中华区副董事长。# e# b# A& t& k
      & z) Z! ~- M9 K6 h  _0 T( V& A) Z
      ' [0 b9 x( `# }- o4 J1 [
        据了解,马瑞麟和何骏杰的任命将于2016年7月1日正式生效,而其他人事变动则立即生效。福特类似的大范围人事变动曾在2010年和2012年发生过,历次变动均涉及亚太区高管,伴随着中国区业务在福特全球体系中的比重日益提高,福特中国区的地位以及执掌中国区高管的地位均呈现提升趋势。
      * Z+ `7 q! K+ L7 {+ X/ N/ F1 L& ~( B, B4 Y: h  U5 b

      - y; X$ c! a( i) N  不过,此次福特人事变动的力度不同以往,其特殊之处在于不再单设中国区董事长这一职位,现任福特汽车中国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罗礼祥回归底特律后,中国区相关业务直接由亚太区总裁萧达伟兼任,管理中国区福特汽车中国进口车业务以及福特汽车在华乘用车合资公司长安福特汽车和商用车投资公司江铃汽车(24.280, 0.18, 0.75%)。同时柳青(AlvinLiu)作为中国区副董事长辅助萧达伟。! _5 e% u8 }6 h+ I
      ( @! E  e( u* Y+ p# z8 Z/ d- l

      * f# d7 W; z  \8 M4 J  由此,福特中国区的地位得到升级。福特近年来在中国保持了快速的增长态势。成绩的取得与福特过去制定的富于进取性的“一个福特”以及“1515计划”有莫大关联。不过在此之后,下一个五年将如何持续推进业务进展,以及在更长远的将**特如何顺利完成向移动出行公司的战略转变,这些重任都落在了这些全新管理层身上。2 G8 I# v3 _9 N5 f" ^  D' {5 p

      + t) F7 J  U) a! T9 ~: z

      6 k. l3 u: ~+ K  福特系的大调整7 W  z: M4 J; i6 f3 k* C% K
      7 p% F7 j8 w1 ?  {! g5 e; q( b
      7 n7 }- H6 s2 }- m$ d4 C# R
        实际上,在福特中国以及长安福特此次人事调整之前,福特在华另一家合资公司——江铃福特也已进行了人事调整。今年5月,曾任福特六和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的范炘任(ThomasFann)接替陈远清担任江铃股份总裁及执行委员会主席职务,而陈远清也以特别顾问的身份继续支持新管理团队。8 w/ V9 o1 B3 p$ t

      * h3 A* U3 U: ^. S+ |6 F
      ( r9 w1 r; i8 Z9 r8 K3 T2 Z) {
        而这一次人事调整,除了不再单独设立中国区董事长,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变化。柳青在担任福特汽车亚太区法务及ZF事务副总裁职务之外,兼任福特汽车大中华区副董事长,但福特并未设置大中华区董事长一职。福特内部人士解释说,这是提升福特汽车在中国运营部门级别的决定内容之一,柳青向萧达伟直接汇报工作。
      ) s6 b! s, ~' R( [
      0 h( |9 A& V7 e  b) A) E! N8 X

      " c, p- h6 }; w) T0 d# O0 }* G; P  事实上,在福特汽车发展历史上,每一次大范围的人事变动背后都折射出福特汽车重大的战略转变——而目前福特由传统汽车公司向移动出行公司的战略转变正在进行。“为了提升中国业务运营部门在公司内的汇报级别,继续加速推进公司业务模式向兼顾汽车与移动出行公司的方向发展。”福特汽车相关人士表示。而柳青神秘的职务也与此有关。“(柳青职务的设置)是为了进一步坚定将公司业务模式扩展至兼顾汽车与移动出行服务双管齐下的战略方向。”福特中国相关人士表示。而福特董事长马克·菲尔兹在此次人事调整背后还有更多打算。“通过提升中国业务运营部门的级别,也正体现出了中国对于公司在未来持续盈利发展计划中的重要性。”马克·菲尔兹说。  s5 O# f& J! a: c: a
      * B0 F7 n2 \8 {# t) }0 F

      / [$ }" u% p4 h  过去几年,福特在中国业务的急剧增长有目共睹,伴随而来的是福特中国区的地位急速提升,仅仅从福特中国董事长一职的变化上就可见一斑。从2010年至2015年,曾经担任过这一职位的共有三人,分别为韩瑞麒(Hinrichs)、肖达伟和罗礼祥,而这三人在各自任期结束后无一例外地获得了升迁,其中韩瑞麒升任福特执行副总裁,而肖达伟升任福特副总裁兼亚太区总裁,罗礼祥则升任福特副总裁兼财务总监。
      1 H; G- f% N! `, O/ j6 j$ a  ?
      . Y: l! ^- e5 S$ p+ C! t+ F2 i8 H$ g  w
        不过在过去几年里福特中国董事长一职的波动比较频繁。2010年10月,时任福特亚太及非洲区总裁的韩瑞麒开始兼任福特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不过一年后即调离,而接替者萧达伟也在该职位上待了一年,直到罗礼祥在该职位上担任了四年,而如今福特中国不再单设这一职务。
      ! a; [$ [# a+ u5 T. a' R, h
      " t7 W0 L0 H+ ~% x% j" `' c5 }7 R

      - ?% h: v( p& p  备战下一个五年
      ! {. Y) I, r! G: W7 I5 }( v; g3 f* ^( K5 g" g4 T) r" }

      . q- h# r/ J9 z# `  此前福特在中国高层频繁的变动与福特当时在中国区面临的严峻态势相关。2010年福特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只有3%,此前福特过于偏重美国市场,让福特公司失去了在中国市场高速增长的机会。而同时面临着与马自达分家、穆拉利退休等重大考验,福特对于将要谋取大业的中国区的高层选择十分谨慎。: P" f6 b( Y, Q

      & t2 S. q; l; s: ^- A
        s  p1 Y; \: L( V, `3 F
        从2010年起福特就有意提高中国区的地位,在韩瑞麒身兼福特亚太区总裁和福特中国董事长之后,福特将亚太区总部从泰国移到了上海,同时福特中国多个部门也开始变成亚太区的部门。彼时业内认为,这意味着福特亚太区将全面接管福特中国的业务,福特中国的地位被大大削弱。
      5 Y" }1 J8 f  j+ U0 P! T
      0 {% X" I. N1 q1 H7 a& U# M# g
      - l  H- P2 i+ A; M' T  }
        而此次福特的安排与2010年如出一辙。由福特亚太区总裁萧达伟兼任福特中国董事长,同时新增柳青担任大中华区副董事长。柳青将与萧达伟一起共同制定福特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战略,领导并管理公司在中国的重要关系,其中包括ZF事务关系及合资合作伙伴关系等。同时,柳青还将负责监管公司在TW的业务——福特六和的日常运营。
      3 V0 V0 V# u3 ~" z3 L; j3 D2 ~+ z6 z

      6 `: ]3 }2 c7 `' V) S: X% c
      4 ]  G5 y; t4 g; j$ \

      ) _( k8 |7 k7 ~5 p  目前福特的人事变动,意味着穆拉利时代正式结束,新的马克·菲尔兹时代正式启动。虽然福特在中国已经站到了一个阶段性高点,但是仍然压力重重。福特目前最紧迫的任务是挖掘品牌新的增长动力,长安福特正在挑战年销量百万辆的目标,而江铃福特正在从商用车转向商乘并举。
      . k$ k) r' V% c; H7 W: ^2 V  O3 M
        c) Q  `. D; m
      - n! K1 ]/ I2 A2 l) H5 G" j0 L6 v
        目前福特在华发展纲领性战略“1515计划”已经结束,面向未来,福特制定的新战略是转向移动出行领域,即通过先进的智能科技来武装自身,争取在新能源、智能化、互联网的大潮下获得先机——这是马克·菲尔兹为福特量身定做的一套新战略。在中国,新的战略推进也亟需快速展开。* h& h- J6 {6 `* l

      ' N/ W7 W- g, W( q' s7 Z9 Q8 ~
      6 z4 ^* P7 Z( U$ X  ?% H+ ^! f
        根据福特“创新2020战略”规划,未来五年,福特将在华陆续引入20款新车型。除了对现有车型进行更新换代之外,还会引入新车型进入新的细分市场,包括新能源市场。作为福特在华重要合资企业,长安福特未来五年将迎来产品密集投放期。7 m! _* A) z- |  z4 b

      ! d: E9 |/ J2 q/ p8 [

      - u! ~0 i2 @. W8 ^7 x  在新能源汽车上,福特此前曾表示今年将推出蒙迪欧混动版车型,新车有望国产,开启长安福特新能源时代。而今年,长安福特将再次冲击百万销量目标。2016年是福特在华新五年战略的元年。对福特而言,在长远战略之外,如何走好未来五年的路显然更为现实。4 B+ n  H" |. l$ i( y* @- A
      $ o1 g4 o7 @& f$ U8 n7 A8 y
      发表于 2016-6-23 09: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调整吧 希望对车主有利
      发表于 2016-6-23 23:27: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能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发表于 2016-6-24 21: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福特挺不错的品牌,咋到中国就变样了
      发表于 2016-6-24 21: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期盼福特做大做强
      发表于 2016-6-26 22: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关注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