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社区广播台
      查看: 109849|回复: 1

      中国汽车流通界渴求加速与国际接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23 08: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以“秉信思变、互联共赢”为主题的2015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年会在厦门召开,期间举行了20多场 主题论坛,全面展现了当前汽车流通领域的现状和趋势。上期本报已对年会主论坛进行报道,本期将针对厂商关系、汽车电商、二手车、反垄断等分论坛上的热点话 题为读者呈现与会人士的真知灼见与思想交锋。2 Z# g" k( [- I% E7 w2 L

      6 v$ P' ~3 Q" b7 W
      4 Q3 c8 X. M+ d2 _0 ]' R) A
          当我国汽车市场开始走向成熟,“与国际接轨”成为必然,与外国同行增进交流与合作则成为众多国内经销商的共同诉求。
      ) `0 ]% X% c" o; ]% C
      2 w& U) T, U2 f9 N- a    继2013年被贴上“国际范儿”的标签后,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年会每年都会邀请外国同行进行深入交流。今年“国 际范儿”继续当道,美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等汽车流通行业组织的代表悉数到场。而就在几日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刚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新车经销商 协会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汽车销售领域展开一系列交流与合作。对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与合作愈发重要,各国 汽车经销商协会也在不断加强与其他国家间的协作,以求能够更好地了解全球汽车流通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反哺国内经销商。”& G3 S( f) \9 s  M
        a9 `5 X+ i0 m
          与这些外国同行交流时,国内经销商的兴趣点从最初单纯的经验交流扩展到行业政策法规比较、厂商关系的权利 与义务对标。理想的厂商关系应该是怎样的?美国汽车经销商协会(NADA)国际事务部总裁艾尔伯特在被问到这一问题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应该是经销商和 厂商在策略方面通力合作,共同服务消费者。经销商要有更多的话语权,而不是等到危机产生时才与厂家联系,双方通过平等的对话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 g; [# Q, S8 s4 k, Q$ k% h
      & O0 J6 M, O4 X4 ~9 L$ h    随着汽车市场“新常态”的到来,曾被高速增长掩盖的行业问题日益凸显,究其原因,多年来厂商关系失衡难辞其 咎,呼唤厂商关系回归平衡、与国际接轨的呼声则愈发高涨。与此同时,随着经销商集团化、资本化发展步伐加快,经销商群体的行业话语权、与厂家的议价能力也 在渐增,比如去年年底,部分经销商迫于经营压力集体向厂家索要补贴,可见厂商关系似乎有所改变。不仅如此,车企代表的身影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近年来度流通 年会上,为的是更多地倾听经销商的声音,生产对流通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汽车品牌在行业商协会的撮合见证下建立厂商联会机制,旨在 加强厂家与经销商的沟通,及时了解一线情况,调整市场策略。
      8 `( s9 }6 k2 T9 z9 J0 q, S6 _+ t  B: H$ ]
          此外,消费及市场走势、汽车电商同样是国内经销商急于向外国同行求证的话题之一。当前市场环境迫使经销商要与 时俱进,营销思路要与互联网、移动通讯、大数据等技术发展速度一样快速迭代,归根结底则是真正做到以消费者为中心做好服务。进入11月,各汽车电商都在不 余遗力地为自家的“双11购车节”预热。在汽车电商的推波助澜和提升销量的引诱下,厂家和经销商或自愿、或被裹挟地加入备战和血拼“双11购车节”的战役 中。不过相比前两年的无所适从和恐惧盲从,如今的经销商对于汽车电商的态度有了显著变化。正如沈进军所说,即便物流问题解决了,若无法带来“商流”,依旧 不能称为电商。根据美国电商与经销商博弈的结果看,最终改变的还是电商。6 u! D% Y7 x+ X% u7 N! h" z2 D* P7 h
      发表于 2015-11-23 08: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支持一下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