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获悉,针对汽车市场存在的问题,国家工商总局要求从本月起至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汽车市场**,重点整治虚假宣传、商业贿赂、霸王条款等5项违法行为。2 k8 |7 E( k6 [
国家工商总局表示,目前汽车市场侵害消费者权益、扰乱市场竞争秩序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要求各级工商部门坚持放管并重、宽进严管的原则,通过专 项整治行动,进一步规范汽车市场秩序。整治将从本月起持续到年底。此次专项行动将围绕消费投诉的重点、媒体关注的焦点和社会关切的热点,重点查处侵害消费 者权益、虚假宣传或引人误解的宣传、商业贿赂、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和合同格式条款5种违法行为。
% U( H( L9 i; Q2 \% Y; ~& d 国家工商总局要求各地工商、市场监管等部门,确定重点检查对象,对辖区内汽车经销商进行执法检查,选择一些性质较为恶劣、影响范围广、具有典型性的案件作为查处的重点,不断深化案件查处。
% o/ q: t) d! _; c6 K1 {* G ; ]& v8 d" ?8 u
>>重点查处的5种违法行为' W# ]: e. N4 C/ l2 H. Z' u( Q% X5 g- i
, G& z( K* i3 D% {5 \& t n: ` 1.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在维修保养中以旧代新、少换多收、未换骗收,虚增或者擅自减少服务项目,且收取未提供的服务项目的费用等。* T3 h9 }) _# V9 a4 m& Q$ K
2.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行为:利用媒体、网络、店堂告示、宣传彩页、新车发布、现场推介等形式对汽车油耗、配置、功能、性能以及相关主要数据、降价促销信息等进行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在维修保养、装饰装潢过程中,对使用的汽车零配件及其他产品信息作虚假表示等。
4 O8 Y3 @1 e, f/ L6 O' x' Z( {& G 3.商业贿赂行为:在商业车贷、汽车担保、旧车置换、车损定价等方面给付或者收受商业贿赂等。8 T5 t) `' W" e+ a8 h
4.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等行为:在汽车销售维修保养及装饰装潢中,使用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产品等。
8 y: e, u" a* B$ D* S8 G% S4 O* n 5.合同格式条款违法行为:汽车销售企业、汽车维修企业利用合同格式条款免除自身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排除消费者权利等。; S8 q. S) |. m* F* h3 } a4 I
$ c6 p# ]1 {% ]2 g% u( X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