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社区广播台
      查看: 168836|回复: 1

      汽车规划产能超销量 合资车企悄然减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4 12: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各种“官降”和经销商调整销售任务的消息接踵而至,产能过剩问题随之又被提了出来,以往我国汽车产能过剩的说法总是有“狼来了”的意味,一直在“过剩”,始终未“爆仓”。但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5年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的报告中,披露了4月份汽车制造业的增速在放缓,仅为5%,不仅没能跑赢5.9%的工业增速大盘,同时还创下去年10月份以来的新低;而在汽车产量的统计中,4月份首次出现0.3%的负增长,其中,轿车产量同比下降11.2%。这表明车企已经在有意识地降低排产,应对市场的低迷。事实上,和“降价”比起来,“减产”或许是厂商更有效的调节手段。
      3 W4 R8 T% N+ Z- S8 ?
      * `; J: `5 ]- F
      规划产能' L: W7 W) }1 z7 ^3 i1 Q* K, i- \4 M
      远超市场销量
      7 n! t0 `% t; O+ a* i      先来看看各大车企的产能规划。国内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华晨、长城、奇瑞和江淮等十家大企业(集团),2014年汽车合计销量2107.66万辆,占全行业汽车销量的90%。如果加上比亚迪和吉利汽车,这12家大企业(集团)在“十二五”最后一年也就是今年规划的产能,保守估计在3250万辆左右。即使今年增速7%左右,市场销量不过2500万辆左右,而且这个目标看来实现难度很大。如今市场“消化”不良,车价“官降”跌跌不休、商家优惠促销风生水起,但车市增速依然回落,库存跃上警戒线。! P; U8 _7 q0 t: V  \9 z
            在今年上海国际车展期间,不少企业(集团)及其下属企业先后披露了他们的2020战略或“十三五”规划,披露的销量目标,不能说不宏伟。中外合资企业也好,自主品牌企业也罢;国有车企和民营车企,无不如此。东风大自主战略,产销300万辆;长安450万辆,其中自主车型247万辆;上汽、广汽和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目标一概100万辆;吉利冲击100万辆。南北两家大众各自300万辆,广本和广丰各自100万辆,上海通用的市场占有率超过10%。
      * P5 [; |0 Q8 ~0 ?) O' O! P3 J
      6 p4 f8 q' M! y# e& r多家合资车企悄然减产
      1 w* h+ T; s- u! A9 g" N      从4月的产量数据来看,包括一汽大众、上海通用、东风日产、东风本田、北京现代等车企的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一汽大众4月产量同比下降25%,上海通用降幅也达23.1%,东风日产出现20.9%的大幅下滑,北京现代下降了8.8%。可以看到,国内市场销量前三的车企有两家都减产了,而且幅度不小。另外,最近福特亚太区域总裁萧达伟向媒体表示,第一季度小幅削减了在华产能,作为对竞争对手价格战和市场走缓的回应。而和合资车企相比,自主品牌的产量增长相当明显,长城、长安、奇瑞分列4月国内车企产能增幅榜单前三位,比亚迪是唯一一家产量同比下滑的自主车企,负增长6.8%。
      , X, `5 {9 I( O. g      今年1-4月,我国基本型乘用车产销同比下降0.54%和2.67%,车市增长放缓。各大车企的销售目标早在年初就已规划好,车市增速放缓大大出乎大家的意料,因此库存积压现象严重。为缓解经销商压力,车企不得不降价促销,同时修改产销计划,调整产能。近期陆续有厂家通知经销商调整月度销售任务,这是车企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出,预防风险的明智之举。当市场需求整体趋弱时,单纯“降价”的效果已不明显,记者从大众、上海通用、长安福特等经销商处了解到,“官降”以来订单量并没有因此发生太大变化。" N" J, S! e9 x5 U8 N

      1 O% C* A: F* Q+ ^- i5 u  S6 [
      发表于 2015-6-5 08: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增速缓慢,减产必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