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国青年报
5 [2 r( a: R& }8 E2015.01.28
- c$ x! t! m3 j1 G作者:吴杭民; U8 D" f: k2 }& ]+ L- F( n3 m3 m
* s- C( h2 m) B8 ^- R. h
相关家庭之所以“不敢生”、“不想生”,主要是因为存在经济和社会压力,即养不起。
6 z: ]8 o( @& r' r. |
6 L6 {: d1 V% \& t 全国多地“单独两孩”政策相继迎来实施一周年,可两孩申请并未出现公众担忧的“井喷式”增长。随着“单独二孩”生育期的到来,养育、医疗、教育等资源问题正逐一碾过诸多“单独”家庭的心头,成为他们躲不开、绕不过的“后顾之忧”。在1月25日上海市政协咨询现场,该市卫计委官员呼吁,更多符合“二孩”生育政策的上海家庭多多生育,因为对于家庭结构的稳定性和社会的发展而言,生养两个孩子更适宜。(《钱江晚报》1月27日)
- x1 y" }# W+ a2 i1 C- w& L) a+ l# ^! U( P1 b2 `
上述道理,人人都懂,但两孩申请并未出现担忧中的“井喷式”增长;上海市卫计委的统计也显示,目前上海进入婚育年龄的女性,有90%都符合“双独”或“单独”政策,但申请“二孩”的比例还不足5%。这样的遇冷趋势,让卫计委官员有些“着急”,于是呼吁更多符合“二孩”生育政策的上海家庭多多生育。
# \9 D. {4 D+ j' T9 [# t/ {3 X7 y* P Q8 k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呼吁符合政策的家庭多多生育,不客气地说,恐怕只是有关部门的一厢情愿。
$ q8 ]* _2 J) M
3 q% v3 l( B/ p4 C 相关家庭之所以“不敢生”、“不想生”,主要是因为存在经济和社会压力,即养不起。曾有媒体算了一笔账,“穷养”一个娃至少也要30万元,“富养”则根本就是个“无底洞”。小孩的教育成本、房价、保姆价格等抚养成本都会形成预期压力,因此,有人担心,如果生育成本过高,生育“二孩”政策会成为富人的“特权”。
, u0 e7 K* |# ~% E l) _" _
% p( ?6 }8 K* V+ Z 大城市高昂的房价和教育成本、看病费用等诸多因素,制约了许多家庭生育“二孩”的计划。养两个孩子,首当其冲的现实问题就是住房要比原先大一点,可这“大一点”就得多当多少年房奴啊?在高房价的挤压下,越来越多家庭为了一套房子而耗尽毕生财富,甚至透支几代人积蓄,如果再生一个孩子,得累趴下多少家庭?而且,买奶粉、买尿不湿、买童装,这些钱就得加倍支出,可普通家庭的收入能翻番吗?
/ I& V. R4 K6 k( D6 W/ Y7 B% e- C: C
眨眼之间,孩子要上幼儿园了,可学前教育并不是义务教育,尤其是那些私立幼儿园,动辄每个月收数千元,一般家庭勉勉强强供一个孩子上,还承受得住,费用成倍增长后,普通人家恐怕迟早会捉襟见肘。之后的中学、大学,这学费加赞助费、借读费等,想想都很吓人吧?此外,还有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色培训班、家教班,那些费用也够你受的吧?
3 |/ Z4 S' N4 g6 M, Q
1 g: n% S) |$ ~" }5 Q) Q% y5 T9 X: w& D 孩子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生病,现在看病看得起吗?一次感冒的治疗往往就得好几百元,万一孩子们互相传染,你一个月的工资就去了不少,还要吃饭添衣啥的,家庭压力可想而知。等你花了几十万元把孩子培养成人,总得就业吧,可现在的就业压力已经够大,要找一份理想的工作,也很考验爹妈的能力。: F& Q: D. k! u; u
( ?* x6 I6 m" e3 z, p
生活成本太高,已经是不少大城市人生活中的最大困扰。照理说,社会保障体系应该成为社会的“减压阀”,但目前“看病贵”、“读书贵”等社会结构性难题,依旧沉重地压在普通民众肩头。很多家庭都在感慨:一个孩子都生不起、养不起;如果有了两个孩子,那负担真不是普通家庭能扛下来的。显然,让普通家庭能够实际享有“单独两孩”的权利,不是光呼吁一下就能实现的。
% ^1 u$ ^# U- O3 h8 ?9 w!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