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着大城市里的楼房一栋栋的树立起来。房价却越来越高。如果我的老子是官人,房子理所当然不用愁。如果我的老子是农民,作为90后,我要奋斗买房子?还是有钱任性租房子?
' ^7 a8 b( y( ?4 j m8 I3 Y" l0 |1 T
$ p+ a" P3 G5 k: q6 `2 G
2 W- R) T2 G% B6 }. w3 J
1 J. _! X4 @$ |' \ 90后不买房,这个口号近来刺激了不少人。事实上,伴随互联网长大的一代,他们身上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会做更多的选择,在居住的选择上他们不会像70后、80后那样执着于有房才有家,他们也并不想自己的前半生以买房为中心。这样的选择,应该是能够获得广泛的认同。
+ d; J6 Y: m: p* W+ u7 _* k; B" k N- V% a7 m" D
不过在更传统的层次,人们可能相信:“刚工作的年轻人、低收入者或者工作地点经常变动的人群,租房更加方便。有一定经济实力、寻求安稳、追求生活品质的人,可以选择买房。”这样的老生常谈。9 T: ~! U& i! W0 R/ y5 B& e
7 s) F$ X. e) [. i
对“90后”大学生或毕业生而言,拥有自己住房仍是刚性需求。但只有略超过1/3的受访者表示,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为了买房,我愿意降低生活质量”。
+ k1 @* a+ D# Z E/ L* v3 M, g3 B9 A( R3 E/ V0 ?
相较之下,超55%的“90后”受访者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如果要背上沉重的房贷,我宁愿不买房”。" P* _( Z5 Y* |6 K0 g, g5 M; ^
9 t$ S5 O4 K+ ^$ \7 d* ~- {1 ]' M
超过50%的“90后”受访者意识到买房是当前资产保值的最佳手段。不过,如果给他们一笔相当于住房头期款的资金,超过一半的受访者会选择创业,或做更有成就感的事情,而不是买房。
2 L1 _# L& m" L, _
" W$ X) y! x# J/ D, C) V0 j% t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青少年与社会问题研究室副主任田丰分析,一方面“90后”认同将住房视为成家、结婚、生子生活必需品的传统观念;另一方面又更希望提高生活质量,选择自在生活,不做“房奴”。 T* X8 ^: b, C
3 ~$ @' d- m1 a 对90后大学毕业生将成“不买房一代”的说法,我们不必太当真,至少从目前看,出现这种情况的条件还不成熟。特别是为数众多的农村大学生,他们正面临著社会夹心层的尴尬:既有强烈的摆脱社会下层的追求和动力,又难有向上流动的机会和资本,买房几乎就是一个想都不敢想的梦。即使他们拥有青春、心怀梦想,也多数被现实碰得头破血流、心灰意冷。1 R/ {# p! t5 ~3 E$ z! v& _
$ i8 T2 R( V. Y, [& ?% `
只有一种可能才会真正出现“不买房一代”:社会的机会更多了,也更平等了,法治更健全了,青年人可以凭借勤奋的双手和智慧的大脑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天地了。不过,这只是未来趋势而已,离现实还有太远的距离。0 \8 P; D* d- G* ^
8 I! Z2 ~7 ?: I: N# ~& k" ?; V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如果你没房子,别说丈母娘看不上,再好的姑娘也会犹豫。“不买房一代”的无奈和纠结提醒我们,这个社会给年轻人的机会太少了,政府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起来。前不久,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高校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这,仅仅是一个开始。4 {- b: \5 t4 {- O
. L0 {: L9 `" v$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