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加快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改善省会生态环境,提升环境承载力,日前石市出台《加快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实施意见》,重点实施西部山区山体修复、加快河流水网建设和污染治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绿色生态省会建设和高效清洁农田建设等六大工程。) Z4 N6 ]- Y& {3 O' W) C* {! ?
& b" n1 k1 Z. @6 D
西山区域绿化新增绿化面积2万亩
5 g; E: k; g; w! v* V; D
) f- |! C; H# o9 Q6 v 石市将大力推进西部山区山体修复,2017年前完成全市38个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任务。并对全市位于自然保护区、景观区、居民集中生活区的周边和重要交通干线、河流湖泊等直观可视范围内的矿山实施复绿。
5 ~! \" i( W- B; |- W# V/ t" R5 Y
. q8 x; Q" B ?: F 实施尾矿库综合治理工程。到2017年,实现30座尾矿库恢复生态、5座地下矿山充填采矿,尾矿库库区和矿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8 s) l! M7 s; `, H [9 b( R9 j. \ y
) S3 Y4 I e! ^, D* x# J+ t 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今年至2017年,完成退耕还林5000亩。: J- C! o3 R8 S3 {7 E0 v7 k
6 J" l1 V' R; s 进行水土流失治理工程,以平山县、井陉县、赞皇县、行唐县、灵寿县、鹿泉区、元氏县等县(区)为重点,实施坡改梯,营造水土保持林、封禁治理等项目。
# Q6 ~: J5 \; A3 P) o* V5 Y3 I! v) x c) V0 f2 U* R+ @. x
同时实施绿山富民科技工程,重点在山区发展绿色名果、生态养殖、旱作杂粮、中药材、食用菌、休闲观光、设施农业等7个优势特色产业,建立20个“优质、高效、生态、低碳”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等。3 ~, x1 H1 a, T
/ ]' b+ _* D8 i- ~8 _" V; B, A
实施西山区域绿化工程,从抱犊寨到封龙山南北一线的山体和山前宜林地带,到2017年新增绿化面积2万亩。/ S" A2 |7 I) X* C) f% e) k5 J
, d2 ?2 x& f" T" w+ L
滹沱河沿线所有企业排水进污水处理厂
, q h- B: S: |. S' e1 w6 e( t5 h9 e, J
石市将实施污染源整治工程,规范企业排水,2015年6月底前,滹沱河沿线所有企业排水必须进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由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对污水不能够进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的企业,由当地政府责令关停取缔。清理违法企业,对滹沱河沿线进行拉网式排查,尤其是村庄内、自然形成的工业聚集区内,对没有环保或相关审批手续的企业一律关停。
5 r. I: U& x/ h" P% Y6 P+ ?' J& \' e. I* M) ~; z* I
推进村庄污水治理工程,在排水管网建设方面,要加快沿线村镇排水管网建设,确保在2015年6月底前,滹沱河沿线所有村庄的生产、生活污水、雨季雨水等均能够进行收集,纳入管网。在畜禽粪污治理方面,畜禽规模养殖场必须建立相应的粪污处理设施,严禁排污直接进入河道。并建立村庄垃圾收运系统,彻底解决垃圾无处倒、选址不规范等问题。; p$ t5 ~; a' L o9 `; `) j! p2 u$ @
9 d! A& K. F% U) |2 W) C5 j 实施水质净化工程,确保已建成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督促全市30家污水处理厂实施升级改造,确保2015年底前,排水全部稳定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S, @. z( ^0 S) z; L; T+ a. ^
2 K# T' J8 s3 | 实施滹沱河生态绿廊工程,在滹沱河(中华大街北延线至朱河橡胶坝)两侧实施“大尺度、厚绿量”绿化,将滹沱河两岸建成绿色生态景观长廊。 K4 U- W- v0 r& n
6 k4 N; G) T0 B Y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 i: W8 I6 I3 ]5 S! R) r4 Y
0 e# y( J/ G5 ?+ L2 K 以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为重点,实施大中型水库等重点地表水源地和地下水源地保护工程,在上游地区大力推进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将保护目标、任务和措施纳入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等。到2017年,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在100%,乡(镇)以上饮用水水源地得到有效保护。
' }- I3 Z0 d$ G) }. v+ n
+ [0 G I; K3 j7 K7 a/ O 今年至2017年石市将完善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工程,与山西省相关城市建立水环境保护协调联动机制,及时发现解决上游来水水质超标问题。建成岗南、黄壁庄水库上游入境水预警监测系统,形成完整的水源地预警应急防范体系。. d! |5 O9 ^& d, M0 I/ s7 g
; I* c7 L1 q% W( W" x: _/ \ 市区建6座南水北调地表水厂8 B T" \% `2 q
" B9 O3 F& _5 g& b 石市将实施南水北调中线配套工程,今年至2017年,完成连接石家庄市区及9个县(市)、区176公里输水管线工程,推进南水北调配套水厂及以下配水管网工程建设,受水区水价实现同区同质同类基本同价。重点实施石家庄西北、石家庄东北、石家庄正定新区、石家庄良村开发区、石家庄东南、石家庄西南及相关县地表水厂及配水管网工程。
& }* U2 d8 m1 w# }& h( e
) ~0 Z0 S/ Z0 e+ g/ c' Z! c& E# b3 u 石市还将进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程,根据市域地下水超采造成危害程度的预测评估,将地下水开采管理划分为禁采区、限采区和控采区进行分区开采;建立统一的地下水资源管理机构,在城市建成区内逐步关停自备井。0 }: Z9 r: |, W% S
9 x8 q( H! E! P' N+ Q/ V6 w! @; \- a
打造10条城市景观大道
0 |3 Z; l' F) B9 K& U/ ~) G. y
/ J& P- e; e0 [/ F 道路绿化工程中,突出抓好廊道绿化工程,以提升通道绿化景观为重点,对主城区通向“三区一县”(藁城区、栾城区、鹿泉区、正定县)的迎宾道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国省道两侧进行绿化林带建设和补植补造达到规划标准。并在三环路两侧拓宽绿化工程。在原有三环路两侧各50米宽防护林带(含中华大街北延段)的基础上,全部拓宽至100米宽(北三环外辅道两侧绿化30米宽),使绿化林带全部闭合。公路界内绿化工程,到2017年完成廊道绿化791公里(高速公路358公里,国省干道433公里)。3 K/ K% [0 u# A4 s8 d. P& n
1 n; `9 a$ K |6 N" X 做好城市廊道绿化工程,对城市主要道路进行绿化综合整治和全面提升,打造主城区连接新城区的生态隔离空间。启动主城区连接正定和正定新区的体育大街、新城大道,连接鹿泉的石铜路、槐安西路和中山西路、石获南路,连接栾城的308国道和裕翔街,连接藁城的307国道和南二环东延等10条主通道高标准绿化建设,打造各具特色的景观大道。2017年完成其他绿廊绿道建设任务,实现主城区和新城区园林绿化水平的无缝衔接。* C5 b" ?) l7 v3 K$ K1 i8 }
% W2 i1 x2 b3 O3 E4 c% m1 M+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