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为什么要暖车?
+ F" l# V- E4 _$ _" C2 ]: H( ~% e; O1 X8 t/ j7 t, L
人 需要正常体温,车子也需要一个合适的温度,这个温度通常称为工作温度。严格来说,发动机、变速器、以及各运动部件都需要合适的工作温度,但其中对温度比较 敏感的就是发动机。发动机达到工作温度后,各运动件之间的间隙就能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燃油的汽化、混合气的形成、点火,以及机油的流动性和粘度都能达到 最佳的状态。简单直白地说,就是发动机达到工作温度后,就会运转平顺、噪音小、加速给力、油耗低、排放少………总之就是很爽了。
, c. N1 [) _( E: N# `% {
0 `6 K* n1 M% f1 F {% Q# y, Y 相反,如果发动机没有达到工作温度,它就没那么爽。比如冷车发动车子后常常会感觉发动机噪音大、抖动厉害,排气管还会有刺鼻的气味,开起来也会感觉动力弱些。因此,绝大部分车子都设计有暖车模式,当发动机温度(水温)低时,节温器会关闭,让冷却液不去散热器(水箱)那转悠,同时怠速也会多喷些油(常表现为高怠速),产生更多的热量让发动机迅速热起来。, l. k: m X; }5 V" \6 ?( Q
1 v6 I0 \ _9 X/ Y# Y
既然暖车是必需的,那是不是一定要原地暖车?
2 v* F) d/ F* [* P" T" w' c: Q4 N) ~1 I! x" e' \- k V
事实上,不管是原地暖车还是一发动就走,发动机都是会热起来的,这点不用担心。不过,这两种做法的合理性的确值得商榷。% e! A# \! p' o9 O. v
. |# e- _- O. g8 M3 w" N# Z 坚持原地暖车的人通常认为:冷车时,机油流动性差,发动机很多地方都还没有得到充分润滑,这时如果开着车子跑,发动机负荷增大,会导致零件磨损。这个说法本身没有什么问题,问题是:是不是一定要等水温上来、怠速降下来,发动机完全热好以后才能开车走呢?- f) E! K( E0 p' L' a
2 ?1 O6 H8 G! t( c! {( Z$ d; `# a 其实,如今的机油质量比以往有很大的提升,四季通用的机油在低温时的流动性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时润滑系统在设计时已经考虑到低温状态的供油量问题。因此,车子发动后机油很快就能到达需要润滑的重点部位,这时只要不大脚油门,发动机完全能扛得住。
1 i1 F* Q/ H9 r' p& ~0 P2 w) G& e9 s5 @. w* f: R _6 H O6 ]6 ?
这么说来,就是不需要原地暖车了?$ n0 G) s1 P# F& Y- h
8 V& ]" j4 f0 h7 w: e
不是的,究竟需不需要原地暖,得看具体情况,如果气温很低,车子发动后运转不稳定,怠速抖得厉害,这时如果直接走肯定是对发动机不好的,而且开起来也不爽,动力严重不足,甚至容易熄火。这种情况下,就建议原地暖暖车。% j! D: u+ ~$ _
. R3 G# k" d# m6 \. L7 j1 B 那究竟什么情况下可以开车走呢?8 U; x& _- j0 G* ]# S
2 `* d9 ?( r1 U7 z" |
很简单,如果一发动车子,发动机运转比较稳、噪音也不算大,这时就可以直接走了,只要车速低点、油门轻点就问题不大,热起来以后就可以正常开了。相反,如果发动车子后,发动机半死不不活的样子,就建议等怠速稳了再按前面的方式走。) A. Q+ p6 i* Z; f. H7 }3 z
. d+ a4 W0 a& w4 Z: x: t 砖叔建议:一般私家车,只要发动机怠速平稳,就可以边走边暖车,车速慢点、油门小点就好。也就是说,不用去纠结南方还是北方?秋天还是冬天?暖车几分钟?怠速有没有降到800转这些细节了。* ]$ v6 n# T+ h6 L, ^/ g' O
* R. ?" I, P8 A 问题来了:如果车子在地库,必须爬坡怎么办?
+ I" w! F$ z& {1 w( T, p# B& o* k/ W7 F4 H! x4 N* Y
这的确是个问题,按照前面的说法,边走边暖车油门不能大、转速不能高,爬坡出地库怎么办呢?这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坡比较长、比较陡,可以稍微原地暖暖车,如果小油门爬坡很吃力,下次再多暖一会就好。不过,出于时间和健康的考虑,砖叔不建议在地下车库暖车太久。
5 [$ h0 l7 S! a1 G9 j
) u5 m. K$ @7 D$ P& s. p8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