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 P4 W% g5 Q! z8 D
/ J& x0 Y8 Q/ W. O提醒:放下手机 专心驾驶
% `) ]9 W* c6 E; x1 K" Z' @0 E1 x
0 K0 R' H6 m& K2 m "微"陋习. k; ^1 t$ O! W& V, I3 S) a
5 h0 x, T$ v" Y( z' P
"微"陋习主要集中体现在年轻人群中,特别是时尚潮人居多,随时随地刷微博、摇微信,甚至一边开车一边关注手机不断跳出的信息,不停地低头查看。% n+ L* {# @) O- N5 T
* ?; W+ X( q7 P0 ~
"嘀嘀,嘀嘀……"开车途中,手机响了,微信、微博不停更新,怎么办?看还是不看?不少"潮人"都会一边顾着开车一边不停低头瞄手机,看似赶路、谈事两不误,但这些"微"陋习却危害着开车上路的你和其他人,请握好手中的方向盘,放下手机,专心驾驶。
0 |* R7 z! @+ N2 T7 k' P# t7 O7 Y3 y( x# a) W& v ^+ j
记者走访发现,"微"陋习主要集中在年轻人群中,特别是20岁~30岁之间的时尚潮人、帅哥美女开车时瞄手机的频率更高。而在交警眼中,开车瞄手机和开车打电话一样,会导致驾驶员反应迟钝,后果比酒驾还严重。
4 V. T! z/ w" P) Z
9 o u# v* _: F) L5 B, v+ s$ o 惊心 美国女孩开车发微博丧生
6 h8 r& _9 P* u/ U) u* ]: M
# |" l$ s, T( U5 w: c: | 此前,被各大媒体频频引述的案例,是英国《每日邮报》的一则报道:美国18岁的女孩泰勒边开车边发微博,发表速度为90秒一条,其中有一条是"边开车边发不安全,哈哈!"谁会想到这竟然成了她的"绝笔".数秒后,她的车与一辆油罐车追尾,而她也因此丧生。其父母要求政府立法禁止开车发微博,以此来警诫世人。) E( _) S% P, \" ?
8 {3 S* [) p4 k+ F! t: M9 u( T# B 目前,我国针对开车接打电话明确了记2分、罚款50元,瞄微信、刷微博可被判定为妨碍安全行车行为,一旦被查也将受罚。& ^) o7 g8 P+ m, s5 \
. Y$ q2 D8 @& e* R& z& y 分析 低头2秒盲驶超过30米2 _* Y* Q# \$ X( d- n2 I" x
/ `3 V. f6 v6 I( A. \ 与拨打、接听电话不同,看微博、瞄微信时老驾低头注视手机屏幕,比开车打电话更危险。记者与几位交警进行了分析计算,当"时尚潮人"开车时速40公里的情况下,低头瞄一眼微信需要2秒,车辆盲驶距离可达30米。
. X! A/ g8 \2 P8 C, g( ^. {% [3 D7 |* W' \" a2 Z
记者试了一下,从拿起手机打开微信,到浏览一条新信息,眼睛至少要在屏幕定格2秒左右,如果车辆分别按时速20公里、60公里行驶,1秒钟就要跑5.6米和16.7米,从低头再到抬头,最快也要2秒,当发现前方有情况时,司机的反应时间是0.02秒,照此算下来,车辆又要行驶出5到10米,这个距离在驾驶中是很可怕的。而浏览一条信息大约需要10秒,这短短的10秒钟,却足以让多人丧命。- j4 d8 m, j* b3 G2 i* L9 U* T! [$ E) s
/ T W+ M7 l) C, J+ d! b: ]
也许有人觉得,反正自己车开得不快,技术也好,瞄微信、刷微博就是小意思,大不了瞄一眼就回来、多瞄几次才看完。但交警也提醒,每一次的事故是谁也不能预料到的,一旦发生事故,不但严重影响交通秩序,来来往往那么多车辆,受到危害的也绝不仅仅只是司机一个人。+ p9 |# P/ c: V/ ?2 E! o( A
6 j- W+ V3 H& I$ u; Z 苦恼 见到微陋习交警取证难1 R) }& }# o6 n8 h! l. D) Z
# l- a1 v9 m1 A% z
昨天下午2点半左右,记者就在弥勒寺路口看到了一位边开车边打电话的老驾。老驾开车一辆白色丰田轿车,透过车窗玻璃可以很清楚地看他正在打手机,就在交警准备上前的瞬间,老驾抬起头,立马将手机扔到了副驾驶座上。交警告诉记者,许多驾驶员开车打电话、看短信,看到交警立即将手机藏起,大多不承认自己有违法行为。而往往因为打手机、看微信等引发交通事故后,驾驶员也都不会承认自己肇事是因为有明显违法,而违法行为发生在肇事之前,很难及时取证。"执勤时有时确实看到了,可因为很多打电话都是瞬间的事,也存在难取证的问题。"交警说。; A# a$ @1 r3 I" y/ x y
4 n5 T2 `# k2 }, |
提醒 珍爱生命开车时放下手机) u( P% \9 F8 e) g3 X+ E
) u" Y' X6 }2 O$ v: i3 |7 k
很多东西都是有瘾的,"微"爱好也只有在开车时会变成陋习,如果是在闲暇时倒也无所谓。开车非比寻常,千万不要不拿生命当回事。就像大家常说的,你不要命别人还要命呢。提醒每一位时尚潮人,为了自己及大家的安全,开车的时候请改掉"微"陋习,珍爱生命,若有需要接听的电话或查看重要信息时,把车停靠在路边后再接听、回复。
; c$ z G! v5 S7 B2 d# d! z
/ f7 m. }$ ^$ {1 p ^( X 盘点* E# s; p4 F7 R
! M) C3 D* C; V* j& ? J
随意变道居行车十大陋习之首
1 M. ~* Z. T* O3 b( I. M* j+ B
微博上,网友也爆料,全国每年的交通事故中,有30%左右都是由于随意变更车道引起的。而在公安部交管局对当前常见的交通陋习进行的盘点中,随意变道居行车十大陋习之首。% o2 t$ Y. A& r$ z( E* q5 R: j6 M
+ d% \/ m) v# T! f" z# B7 M 开车十大陋习
& ]' Z! q( Q/ I
- c+ o: _4 ]( M! ^1 |' K% M 1.随意变道
$ u' i" \* E; M4 q9 z
0 q. @; }4 }3 v; `( d1 i: j) z 2.车窗垃圾% w8 \3 Q2 N3 E) \, Z% h
+ W: B- ~. ^( W' I, l" P% W 3.驾车接打手机, j& [) c B( \+ t
. `: f# v m) a4 y0 _1 _7 N
4.开斗气车. F/ Q- \% k& p8 E. F' u; J1 F
) n) G% H- e# Y
5.不系安全带或不戴头盔
$ T6 B7 I! h& p/ n
7 t3 J& q% E: Q0 V 6.乱鸣笛$ } D8 A [' R! Q9 }
* y0 G, ~( r# N# u) H' Q v) p: V 7.恶劣天气不减速 V2 F2 k/ G. w: \
$ Z( p% z! `1 g7 f2 j 8.不礼让斑马线' M; `2 a0 J+ t% B, X5 e
& a) Q' m) A$ W7 w) i8 W 9.滥用远光灯
2 m2 P2 @3 s8 ]7 E( w0 p# s# u& q
10.车辆乱停乱放
" |4 k' p w) X/ _. L: ?$ d6 T, ?& Q. Z/ ?% B5 c# s- F
行人不文明七大陋习; Z" ^$ B7 Z+ b- T8 n# ^ X* }' A
/ Q8 S" A! e E2 u' b1 L- e 1.横穿马路3 u4 M, f ?& g, {
, e$ Q) E6 i- s8 Y- U4 Q$ V 2.走人行横道不看红绿灯
' Q7 z0 ]" t2 ~) Y2 b3 |# J5 l1 D, N% m% i0 e1 d$ }4 p3 Y
3.不选择地点随意拦出租车4 V. v, f% h2 `8 S
2 Q4 r; i. @0 F( \" O. E2 E 4.不走天桥、翻护栏9 R" K$ ^ D* h) n
& K, ?6 V( k( C, t" y0 N4 C6 F- x 5.边打电话边过马路
( V, ^8 Z) n, ~9 m: l/ f$ M9 F9 O7 {+ w9 V" I2 T. @
6.走上机动车道7 P0 F+ j8 X Q/ p. W, S4 @( |
2 @2 ?# d8 b8 g
7.不在站台上等公交车
( x; K$ E" b7 I5 N1 R: {+ T4 ]7 ?( L# i7 u/ h
数说
. \9 r1 Z( B5 ?$ b* F
) X H3 r! {; M: y1 n, E+ Z: A 女司机数量已接近6000万# f* Z. m, K, j8 z! v. x4 L
6 T- _! U) B, U% a. ?" E 随着"汽车家庭"的普及,女司机正成为一股快速崛起的"新势力".在全国平均每年新增的2100多万驾驶员中,女性比例增幅明显。据统计,2013年我国驾驶人数量已超过2.75亿人,是10年前的2.6倍。虽然男性驾驶人依然占据驾驶人群的主体,达到78.5%,但女司机数量已接近6000万人,比2003年增加了4000多万人。 新华社: c4 ?8 J7 i: H8 p1 E
* |1 H! E$ X! r( J* I) y: D 云南交通事故八成因陋习造成
. N3 a" x2 O7 z5 ~3 E' w: W9 _9 E& n$ j! }: x; Q: h) V
截至目前,云南机动车保有量和驾驶员人数都已超过了980万,而每年全省处理的交通违法行为也达到了400多万起。交警部门介绍,分析最近几年的交通事故特点和原因,80%以上交通事故都是由于驾驶人和交通参与者交通守法和安全意识淡薄造成的。5 I+ Z6 S$ G7 W. X
4 `$ `5 Y8 k: y* ]. ]" q# J6 h 透视 被忽视的三大"马路杀手" P5 _6 x# @- X# H4 H
* ~" T/ v: \6 c/ i. s0 l 日益庞大的"马路低头族"、儿童安全坐椅的"缺位"以及不够安全的安全气囊等,正是最常见却也最易被忽视的"马路杀手".如何遏制住这些危害巨大的"马路杀手",构筑起更加安全的道路交通环境,急需引起公众思考和重视。
# g; D, H+ M8 C0 f, N+ H# h0 [. M' t5 P' O5 X! D* B8 y1 {
"马路低头族":拇指下的祸端
* U6 i* w1 z& p$ B4 P) M
/ }/ r: ], y u7 B5 n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庞大的"马路低头族"成了道路安全的"移动杀手".2 m+ L; k! t- P. {
3 I7 F, g* m# N5 G5 q0 D: ?- } 记者在晚高峰时段来到郑州市交通繁忙的紫荆山立交桥路口观察,发现几乎每波二三十个等待过马路的行人中,都有五六人在低头看手机,有时甚至超过半数。不仅是行人,车里的"低头族"数量也在激增。郑州交警五大队民警杨华民表示,对机动车可以按照开车使用通信工具的条款进行处罚,罚200元扣2分,但对非机动车和行人玩手机的情况,目前还没有对应处罚措施。
' Q' C4 |4 q5 }8 F1 A) w) K& l: a. l1 w6 r' j& g3 q
儿童安全坐椅:使用率极低的隐患
8 m6 y8 j1 V. \; B& A
2 F& U% {' A: J9 Y. o/ k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近2万名儿童死于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儿童安全坐椅的使用率不足一成。
" d) P v* [6 z, S+ Q* a! t; j
清华大学汽车碰撞实验室主任张金换介绍,儿童安全坐椅是一种针对儿童特殊体型设计的约束装置,正确使用能有效降低事故中儿童的伤亡率。但许多家长在儿童乘车方面存在误区,有人习惯抱着孩子坐车,或者让孩子坐在普通坐椅上用安全带简单固定。一旦发生激烈冲撞,怀中的孩子很难抱得住;而坐在普通坐椅上的儿童极可能被为成人体型设计的安全带卡住喉部,造成窒息。4 j/ z% y. b& f$ u) u7 L& i
/ H; }; ~3 W9 @* |# j 张金换认为,儿童安全坐椅难以推行的原因,一方面是民众的安全意识还比较滞后,不愿意在额外的汽车配置上花钱;另一方面是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 K; R; P. P# s/ _
: a5 @8 G% f8 y% ~9 y 安全气囊:被炮制的"安全神话"
' g, Z& y$ B; _; m
7 E5 |! i" e" M* Q6 X# @ 长久以来,汽车厂商喜欢将安全气囊作为卖点来宣传,错误引导消费者的观念,将安全气囊等同于"保命神器",迷信气囊质量高的汽车。
9 b, b* n; s9 Z( c# ^ H3 K, e# I6 u
- U p2 E5 Y3 A) \ o 张金换告诉记者,安全气囊的爆出其实是有角度、速度等条件的。此外,由于安全气囊爆开的瞬时速度能达到每小时300公里,本身也会给车内乘客尤其是儿童造成严重伤害。"我们曾做过实验,在气囊旁边放上西瓜,在爆开的瞬间西瓜被炸得粉碎。"/ M/ D0 J; r% F% s6 r& {0 v
) f, G. D& K: P& U5 P
尽管安全气囊只是有条件的"安全",但在厂商有意无意的宣传下,安全气囊逐渐背离了设计初衷,成为一种营销噱头。! y2 ~0 w* L2 ~9 [0 `; Z
+ X! B- ]2 N, Z& j; C
张金换表示,现在国际上也没有一个通行的安全气囊整体标准,"事实上,并没有绝对安全的汽车,只有正确的驾驶行为才能真正保证出行安全。"
0 m2 J6 O* m1 @0 ^
" y8 ^: w! ?0 T3 j1 s( c3 Z x ?( U; ]' s, k*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