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饱受诟病的豪车价格体系,正在逐步被打破。日前,捷豹路虎、奥迪、奔驰等多个豪华车品牌相继宣布,将下调部分车型的市场指导售价、零配件以及售后服务等价格。其中,捷豹路虎下调3款车型的售价达20万元;奥迪则下调国产车型的原装备件价格,旗下相应车型零整比也随之降低。3 H2 Y3 S* v+ R
然而,部分豪华品牌本次主动下调价格,是否意味着豪车市场垄断地位已开始动摇?
- E+ K |4 \- X7 b% L _& | 多品牌主动下调价格
. a$ L# u4 u! t1 N4 A 日前,除了捷豹路虎下调整车售价之外,7月26日,奥迪也主动下调了国产车型的零配件价格。这也意味着,奥迪旗下国产车型的“零部件价格之和与整车销售价格的比值”(以下简称“零整比”)也随之降低。* k( Q# r# p9 E+ N; B
以奥迪A6L为例,下调零配件价格后,“零整比”从411%降至291%。其中,奥迪A6L TFSI 舒适型的2.0升TFSI发动机价格下降22%,multitronic无级/手动一体式变速器降价38%,车身总成降价16%,ABS单元降价25%。: A2 w* F% N+ O$ h1 O/ V# ^" \; {! J: { ^
而从本月起,另一豪车巨头奔驰已经启用一个全新的保养菜单。据悉,奔驰推出的新保养套餐涉及到基础保养,固定周期配件更换和磨损件更换服务,所有服务内容的菜单价格均包含配件费和工时,覆盖旗下smart及奔驰A/B/C/E/GLK/M/R/S级主力车型。与之前相比,售后服务价格下调了超过30%。6 n" c9 v5 H) _2 t
反垄断调查效果初显
/ \3 R8 b' j+ `3 P b' B 其实,本次多家豪华品牌主动下调整车或售后服务价格,主要是为了回应国家相关部门的反垄断调查。
A0 ^9 h" y* Y 捷豹路虎向本报称,对旗下3款车型厂商指导价格进行调整,是以回应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针对汽车行业进行的反垄断调查。同时进一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提升在豪华车的市场份额。
0 ` [& F! y; O 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葛树文也表示,今年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对汽车行业整车及售后服务存在的问题,给予了很高关注。作为中国高档车市场的领军者,一汽-大众奥迪积极配合相关调查,并通过内部优化主动回馈用户。5 P/ D; ], Q: N* \& a1 n! D
据了解,今年5月底,商务部已向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下发《关于开展地区封锁行业垄断问卷调查的通知》,开始征询关于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方面的意见和诉求。而早在去年,就已经有消息称,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已经在行业内摸底垄断数据,并上报发改委相关部门。* G0 a; ^, e( _
长期以来,豪华汽车在整车与售后服务等领域的价格高企一直被外界所关注。今年4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汽车维修协会披露的“零整比系数”中,奔驰旗下一款车型竟然达到1273%,即是更换全部零部件的花费相当于12辆新车销售价格。1 C% G. }) H* \
分析指出,在中国市场,汽车企业存在横向限制、纵向限制以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涉嫌垄断行为,这主要是由于整车企业过于强势,垄断相关资源,导致进口车型售价以及售后服务价格的高企。 g% V$ M+ ~+ `3 n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反垄断调查二处工作人员表示,市场欢迎像奥迪这样的国际汽车品牌能够主动进行整改的做法,也希望其他企业都能够对自身经营行为进行合规性审查,积极采取措施,共同推动中国汽车售后服务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p, n3 O6 \2 K5 P8 F
豪车尚需继续“出血”
% ~* g. [8 o( e 然而,本次多家豪华车品牌主动下调价格,能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国内豪车市场价格能否与国外市场平行?/ T0 `+ B( l5 @8 ^
据悉,以本次主动降价后的路虎揽胜5.0V8低配车型为例,在国内的价格为260万。然而在部分海外市场,该车售价不超过9万英镑。这也意味着,即便加上国内各种税率与运输成本,国内售价依旧相对海外高出几十万。' D/ d H7 u% x0 h# R0 X) T* x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本次豪华车对价格进行相应调整,仅仅是为了回应调查,或者说是受到相关部门调查的压力做出的反应,并非是一种市场行为,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张志勇表示,此次反垄断调查的最终会给市场带来什么变化,还需要看反垄断调查的具体结果,特别是政策与监督部门如何落实处罚。从长期来看,这就需要相关部门保持高压状态,保护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T4 m0 G$ d; e5 ~9 |
并且,从国内汽车品牌相关法规来看,2005年出台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在实施多年之后,尤其是2009年我国汽车市场规模发生巨大变化之后,一直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而该管理办法赋予车企拥有绝对强势地位,导致出现了强制规定经销商经营模式,收取建店保证金,强行压库、搭售等等情况出现。1 W7 j! W; }: O# q) e/ V
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贾新光则表示,造成汽车流通业垄断的根源就是《汽车品牌营销管理办法》,汽车业反垄断的最有力措施就是废除这个办法。, z" G, S* Z6 ^) C* \
9 Z3 A1 O, G& j3 b( J! @/ t
7 V. N, }7 z/ R7 K"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