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河北涞源县山区遭遇暴雨,巨大泥石流淹没了京源铁路,村民卢伟发现后立即朝火车奔跑,边跑边打手势。司机见状后紧急停车,避免了一场重大事故。卢伟因发现和防止安全重大隐患获奖励1万元,北京铁路局丰台工务段还向其赠送了“情系铁路、保障安全”的锦旗。
# ?/ F* u. _* L$ @% N' @- I 疑问! }& m! {: i' u5 g
起码对不起走丢的羊6 V2 w/ [7 I, h1 y4 b1 h$ |9 O
一次冒险拦火车,拯救了一场重大铁路安全事故。不少人将卢伟称为“中国好村民”,央视新闻官微也呼吁“为之点赞”。因为正如北京铁路局丰台工务段王安镇线路车间主任所言,“当时如果不是卢伟拦住列车,司机在大雨中很难发现前方险情,即使发现泥石流也很难停住,一旦火车撞上泥石流,极有可能造成火车出轨,甚至翻下大桥,后果不堪设想。”
, O I* y; a8 `3 m+ [" T 看到险情,放下自家羊群,顶着暴雨和冰雹,冒着被泥石流卷走的危险,顺着山坡连滚带爬奔向铁路——是为“义”;迎着呼啸而来的列车,纵身跨到了铁路中央,打出了紧急制动手势,并继续朝着火车奔跑——是为“勇”;危机关头最后只能纵身跳出了铁轨,转身沿着铁路与火车并肩奔跑,边跑边继续打着紧急制动手势,争取最后一点点希望——是为“智”。对于卢伟此般的壮举,多少褒奖之词恐怕都不为过。
5 e5 G, i% ^+ Q. t! Y 事后,有锦旗、有奖金,于其间传递的正能量价值来说,似乎也算得偿所望。不过,那鲜红的一万元奖金,还是生生刺痛了公众的双眼。道理不复杂,对于冒死拯救一火车乘客的行为来说,固然奖励多少钱都显得庸俗,但是,既然要物质奖励,铁路部门的这一万元与“不堪设想的后果”之间,能画上等号吗?更令人愤懑的是,等卢伟再回到山坡上,“自家的羊少了20多只”,即便从物质补偿来说,一万元能弥补丢羊的损失吗?如此,奖励之意在哪儿呢?9 s& B C& z+ D, o& v: X
奖励这回事,中国自古是“重义轻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也正是在这种荒唐的逻辑下,道德牌坊越树越高,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越来越多。这是一个耻于谈论道德回报的时代,因此,这也是一个道德稀缺的时代。冒死拦下火车,且不谈行为本身的性命风险,即便是事后丢的那些羊,也让民众觉得如鲠在喉——换言之,奖你一万元,舍你20多头羊,会激励更多民众在下一次意外面前,誓死捍卫铁路安全吗?: v) W, [% d4 S9 S, E
在正常的社会道德生态中,任何道德行为,都应该收获对等的回报权益,这是道德教化得以令人信服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得相通”、“德福一致”等理念,即是最好的因应。具体到道德事件中来,既不能不为道德者唱赞歌,但更不能“口惠而实不至”。学者认为,“一个具有伦理权威的社会,应当是善恶因果性有效运行的社会。”这种因果论,不是宿命的铺陈,而是制度的兜底。6 u5 W7 T" H) T. o$ |: b/ I1 i
很难说,给卢伟奖励十万或者百万,哪个数目最合适,但区区一万元“奖金”,起码对不起那些走丢的羊。3 P9 X; L) g# P6 i* ?4 a
邓海建
! c B4 r; _4 p- x4 m5 E v+ R" c" y' W 奖励不能看身份5 [, O& O4 k5 N( H
假如没有这位村民的提前示警,火车真的发生事故了,那么,所受到的损失估计是1万元的多少倍了。这点钱让人觉得铁道部门有些抠门。
9 ?0 t8 a: _8 `* f5 ` 遇到这样的危险情况,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村民卢伟不顾自己的安危去保护公共财产。对于这种高尚的行为必须重奖,这样才能形成做好事有回报,不能让老实人吃亏的良好社会风气。虽然,不提倡见义勇为与金钱挂钩,但是如今是市场经济,对于好人好事除了道德表场外,经济奖励当然重要。0 t0 ?4 F' m( r# G: S
曾经新闻也出现过三农妇冒死拦火车拯救500人的报道,事后,三农妇每人得到奖励1千多元,但是她们都将钱退回去了,说出来的理由让我们钦佩又脸红。“俺们原本就不是图钱才去拦车,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只要把车保住了,就是俺们三个人的安慰了。”同样的,新疆反劫机机组最高获奖超400万的巨奖。这一对比,就让人觉得有些不舒服了,同样是救险,奖励的差距是如此大。
$ ~: L; v9 f2 K. O% M" i 对见义勇为的行为奖励还是要按挽回损失的标准来执行。不能因为,人家是农民的身份,就给几点犒赏的银子,要知道,人家根本不是为了钱才这么去做的。重奖的目的是国家对其行为的肯定与奖励,不应让做了好事的人感到心寒。$ y1 R. q& I$ |& C
张帮俊
0 l% z: l$ @7 g8 z 担忧
7 T" h; s# N% O 安全岂能靠“冒死拦火车”
9 A. d! s0 H9 r# I3 W 前方就是泥石流淹没的铁路,要不是村民卢伟冒死拦截,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这真的还不好说,也许会是车毁人亡,也许会是有惊无险。但是,在这起冒死拦火车的事件中,暴露出的却是铁路部门安全监管的漏洞。我们需要发出这么几个疑问:冒死义举能拦下每一列开往泥石流的火车吗?会有多少人像卢伟一样冒死去拦火车?$ d' I0 u3 B' S6 U- O
这两个问号没有一个人能给你一个完美和确切的答案。这是因为所有的疑问都不可能有一个现成的答案,只有事情发生了,才可能有答案。就拿这起冒死拦火车的事情来说,如果当时卢伟发现了险情,但是他害怕自己遭遇不幸,不去拦截火车,是不是就会发生不可预知的悲剧?如果卢伟也去拦截了,却被火车的驾驶员当作不法分子不予过问,是不是也是一出悲剧?如果当时在这个地方的不是卢伟,而是王伟和李伟,他们也会去拦截火车吗?如果没有人冒死拦截火车,这列火车能不能发现前面的危险?
/ F5 C, x& B% f2 z# Y, | 这一个个问号,每一个问号都刺痛着我们的心。因为每一个问号背后都可能是一场无法挽回的悲剧,每一个问号背后都是更多的问号,每一个问号都无法回答。这才是安全的悲哀。
$ m1 i1 q+ b/ n0 K& k$ p% R 当然,泥石流不会每天都发生,也不是每一个地方都会有。但是,险情却会在每时每刻出现,没有泥石流的危险还会有其他方面的危险。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这样的危险的排除部门都在哪里?火车特殊情况下的调度工作的漏洞在哪里?
3 f$ b6 e. r+ G I6 r- H; r 如果说,安全防范工作是到位的,发现前方铁轨被泥石流淹没的就应该是铁路部门的监管人员。列车事故表面上看都是自然灾害造成的,但背后都有人为灾害的影子。作为铁路部门而言,在铁路途经的路段上,都有着铁路巡查人员,泥石流淹没了一段铁路,巡查人员为什么没有发现?这是泥石流的突然而来造成的,更是安全防范不到位造成的。
/ O8 I. m7 N% v( Q4 k 铁路途经的地点会有各种各样的地质。夏季多雨时节,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虽然不可预知,但是却可以防范。对于铁路部门来说,就要绘制一张雨季出行安全图,让火车驾驶员注意,更要组织人员对可能出现灾害的地段加大巡查的频率,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安全。( Y# H4 p: l* h! s% b: K F0 D K V8 f
火车安全不能依靠村民的冒死义举,这样的义举背后则是铁路部门安全的巨大漏洞。冒死义举能拦下多少开往泥石流的火车?/ o7 k" d8 B# }0 E, n1 o
郭元鹏7 I. P3 z, L, k7 a
建议
+ c0 A1 z$ B8 N5 r$ Z1 Z! z. g, @! g 奖励国民可设立荣誉制度! {3 ?9 r' B8 Y: @. O
用1万元打发挽救一车皮生命的英雄,真是让人五味杂陈。大家都在想同一个问题:如果救人的不是农民而是其他什么人,有关方面还会如此吝啬吗?一样行为两样结果,难怪有网民称之为“势利到令人寒心”!说是奖励,不如说是对丢失的二十几只羊的赔偿。把事情未出当作了什么也没有发生,这种麻木不仁的嬉皮态度,真不知道,下一次危险还有多远?来临的时候,又有谁还会将自己的生命放到铁轨上博弈?' N# q; @9 E- B' R) V
对“冒死拦车”英雄,“重奖”才是人们一致的心理期许。然而,到底怎么奖励合适?人们心中并没有一个标准,但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其准星就是:一视同仁。就是在该大方的时候大方,在该抠门的地方抠门。而问题恰恰就在于,无论是过往的大方,还是现如今的抠门,其实都是“拍脑袋”拍出来的。奖励毫无“规矩”可循,奖励“看人下菜碟”自是必然。/ r" B2 w( y. l4 x' G3 y9 i+ y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如何奖励国民这个问题上,目前很多国家通过设立“国家荣誉制度”形式,以“表彰和嘉奖为了国家和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士”。比如,英国有“嘉德勋章”,法国有“荣誉军团勋章”,美国有“总统自由勋章”,俄罗斯有“联邦勋章”。而事实上,早在2007年,我国就提出了建立《中国将建国家荣誉制度和政府奖励制度》。这本身是一个可做参照的制度性法律文本,惜乎倏忽7年已过,有雷无雨。最初的动议尘封,难道是技术上存在难度吗?我看还是思想上不重视,利益纠结太多!“农民冒死拦车”的再现,告诉我们,有关方面是到了该好好坐下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s: a& V3 c6 e6 o) l
$ v7 T5 {+ H' t3 | D" D"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