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深圳看了一家生产LED封装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我感叹之余,老总坦诚地告诉我,我们和日本的差距太大了,包括电机在内的关键元器件全部从日本采购,我们自己就是做不了,即便有些元器件国内有人模仿多年,但是质量就是不过关,不敢用。他坚决不认同“日本制造在走下坡路”的观点! % D) c2 R1 h: O, @' }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日本制造在走下坡路”的说法颇有市场,其依据是日本家电企业(索尼、日立、松下、东芝、富士通、NEC、夏普、三菱电机和三洋电机)2011年度全面亏损,已经被中国家电企业逼到死角,云云。听得出来,人们对日本制造的“没落”很有点幸灾乐祸的味道,而认为中国制造形势一片大好,中国制造行将超越日本制造……但笔者却没有那么乐观,因为日本制造的真正优势远没有被我们所认知,而我们中国制造的不足远没有被人们所重视。
0 ~+ P1 R! w7 w1 r. b首先,日本家电企业早就不能代表日本制造了,甚至计算机制造技术也是如此,所以日本家电企业亏损也不能说明日本制造在走下坡路。笔者早在2008年就有过专业分析,把家电和电脑装配等定义为“非管理密集型”产业,这个产业的竞争法则主要靠价格。因为日本企业人工成本高企,所以很难在价格战中保持其竞争优势。但是我们一定要清楚地看到,在号称“日本失去的十年、二十年”里,日本制造的核心产业优势并没有失去。同属于“管理密集型”产业的汽车制造(丰田、本田等)、办公自动化(佳能、富士施乐、理光等)、光学仪器(尼康、佳能等)、医疗器械以及装备制造等行业依然是世界顶级水平,因为这些产业的竞争法则主要靠技术和管理,即可以通过不断的技术和管理创新筑起高高的竞争壁垒,保持高价格(利润)水平。 ) x9 n* j& K1 i! ?3 d
其次,即便是家电行业,企业间的竞争也不能看一时的盈利或亏损。2011年日本家电业遭遇了灭顶之灾,一是天灾弄人,大地震和泰国洪水等引起日本国内销售全面下降,二是人祸(汇率)害人,由于日元快速升值给日本企业出口带来巨大压力。所以日本家电企业经营上的不如意,从根本说并不能推演出中国制造优秀的结论来。原因很简单,中国家电企业征战数十年,至今没有在核心技术上获得什么突破。就拿彩电业来说,面板技术是(连玻璃都是)别人的,装备技术也是别人的,关键元器件还是别人的……我们除了玩玩环保、网络、云概念之外,还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优势吗?在劳动力成本日益上升的今天,中国家电业的价格战还能玩多久,我们不得而知。即便某一天,日本家电企业在价格战中败下阵来,决定不再装配电视机,不再生产电冰箱,也不再生产xxx机,也不见得是中国家电企业的福音,因为生产这些产品的核心技术依然掌控在日本企业手里,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