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社区广播台
      查看: 200528|回复: 0

      国务院定调“以奖代补”:电池产业违规需严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1 09: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月24日,国务院确定中央财政将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根据动力电池性能、 销量等指标对企业给予奖励。新能源汽车扶持五年后,国家终于开始向电动车核心技术端进行扶持。
      ! K9 J* P% ^8 L+ k4 M2 u1 z; j0 A. I  A: ^3 X/ b, M
          “此前直接补贴都给了整车厂,电池厂是没有补贴的。这种方式客观上导致了不少问题。”深圳卓能新能源公司董事副总裁邓纶浩2月26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说。去年年底曝光的电动车“骗补”,漏洞之一就是补贴过于集中在整车厂。) ?. {. U, e( s  p5 N: e3 V

      " _0 P* S7 l% F. F6 k) v, d    以奖励的方式来扶持电池企业,和补贴不一样的是,奖励并不像补贴一样普惠,而是扶持有技术、有规模的优秀企业。“多而散成不了大气,国家必须扶持起来几家大公司。”' s; c% P+ T6 m% B/ b4 o$ v! {- i* Q& Z

      3 k4 F- s  _0 x5 g    业内人士感受越来越深刻。中国的电池技术,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电池技术差距越来越大。而中国扶持起来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正成为这些日韩电池企业的目标。真正有技术和规模的大企业,才可能抵抗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占据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市场。
      - e3 x& \" F6 a! o! y( P3 O/ |( {; P, N; u
          客观现实是,新科技的创新主体,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民企。而国家扶持政策,如果缺少公平机制,民企往往处于政策惠及面的弱势群体。“民企担心,补贴和奖励还是不会落到自己身上,国家在制定政策时,应着重考虑市场竞争机制上的政策公平性。”一位电池研发人士称。
      % m; J; T; u4 U& t* j0 j
      " J$ L" T4 V+ e( C    动力电池缺少直接补贴
        }5 S  w- I" @- H/ B' i, t, b% b4 @
          2009年前后,国家开始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主要的扶持政策都集中在整车厂,而对供应链条上的“帮扶”很少。现在回头来看,一些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我国已经落后发达国家太远。3 V( n% \2 Q% x

      6 p  @& H  @8 l; Z& k    事实上,国家对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的扶持也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通过科技创新项目和科技进步奖励来扶持,主要集中在研发端;2、对整车企业的扶持,间接给了电池企业比较好的生存空间。! z; Q: [, Y4 i* K

      * y, ^- \. i) |! Z% u( Y2 b" h    动力电池技术关系到新能源汽车的安全、续航里程、充电速度、整车质量等等,是一辆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部分,国家相关部门早就对很多电池方面的科研项目立项,对项目划拨科研经费。
      * _3 J( \4 A; h! x$ c- d
      2 e; |  g; z9 ^. [6 ~# E, L    “钱花出去了,没有技术成果出来是经常发生的事。比如有些项目的考核标准,就是拿出一批新能源样车,这些样车要达到一定的技术、性能等参数要求,项目组可能会通过海外采购相关配件来组装样车,其实他根本没有技术。”上述电池研发人士称。
      & M4 [  c' ~" B  a. f# D& f* |4 l
          样车参数过关,项目就算过关了。这种状况很多发生在国企,原因是利用本身的资源和信息渠道,国家的相关科研项目更容易被国企拿到。" C7 j* U. D3 f+ k
      - l' F1 `* R# d: k
          对新能源整车企业的补贴,间接扶持了电池企业。“新能源车获得了较大补贴,使电池利润高于传统行业,特别是去年,这可以说是变相补贴在价格上。”邓纶浩说。: ]2 J% Y" i6 \* L# N

      / N0 f# k2 L- g  u    但普遍意义上,整车企业在供应链条上的强势地位,来源于它的规模、体量和市场主导权。电池企业作为供应商,实质上难以通过间接获益,为技术创新获得较大帮助。2 x! V8 }% @7 N6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