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汽车一直以来被认为是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由大到强”的捷径,借助新能源实现“弯道超车”也是自主品牌车企的梦想,而随着ZF对新能源汽车产品加大支持力度,新能源汽车的春天正在到来。% ] S4 F( S& U! q
* `8 t5 ~, j" ?" i2 }
“吉利的新能源计划将于8天后在广州发布。”11月10日,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首次披露了吉利新能源的最新进展。9 k7 m) c2 N9 Y" C
1 Q1 ]8 z- z% M' e F" g( O( Q 实 际上,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布局已经是风生水起。国内最大汽车企业上汽集团公布的最新定向增发方案提出:该公司拟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约9.64 亿股,发行价不低于15.56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50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大规模定制、前瞻技术和车联网、汽车服务与汽车金融等 项目。
1 L7 s+ v- l/ K# B. b
], f$ \7 y* l8 R+ ` 而北汽、比亚迪、长安等企业,也相继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发展方案。
* ?( S, B7 _. _8 q, Z3 y
% v; _! U3 v/ {# | 不仅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布局,外资也在加快在新能源领域的突破。如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前后脚发布卡罗拉和雷凌双擎版车型。此外,南北丰田还打破了混合动力车型售价偏高的惯例,试图以零差价抢占混合动力市场更大的份额。
h$ ^) z% g) S! g
: x- V9 X1 i( k1 W( s 这也就意味着,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开打,而谁将取胜,目前仍难下定论。
0 t% M8 V4 J" e% ~. R+ V2 ]) Z h- f
“十三五”自主品牌集体布局新能源汽车' [' h- U& E' u' v+ @
) m3 ~3 g6 S2 s+ ]* y1 H4 a) m$ d 随着市场导向及相关政策的支持,新能源领域逐渐成为未来汽车市场的新蓝海。自主品牌企业对“十三五”的新能源布局,已拉开大幕。# }$ i0 S" U6 [$ A: N# a' n
9 i/ z9 w5 H' a
“多年以来,吉利在包括纯电动车在内的新能源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吉利将在广东车展正式发布的新能源战略,将涉及新能源产品规划及新技术成果等。”李书福表示。1 [' T, }& |/ l5 ?7 n0 z; N% s8 Z6 K3 X
" a0 T7 N3 n8 ^5 n }0 ` 吉利的新能源战略是全方位的,记者了解到,吉利将在11月18日推出纯电动车型帝豪EV。这款纯电动车型预计起售价为25万元,续航可达260km。作为吉利在低端电动车市场的布局,吉利知豆计划在浙江投资300亿建新能源基地,用于新能源的研发。: a$ {5 ~8 T7 f' W* h
' J" N2 ]; l- k7 D6 V! z 而以上汽集团为首的国内企业,在自主品牌新能源领域的布局也正在大手笔进行中。5 B6 I( S; u, b8 \$ Q
& F" R4 Y- L, T, K4 o; c- t' W* r 10月28日,上汽董事长陈虹首次在媒体面前透露,上汽到2020年在新能源汽车上的投入将达200亿元人民币。而在上汽“十三五”计划中,2020年上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目标是实现产销6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20万辆。
* o: {5 G0 K( E7 O9 R; y! H6 ], i8 a: l) J) c* v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就有比亚迪、长城汽车、力帆股份等整车企业以非公开发行的方式募集资金,投入新能源汽车项目建设,拟募集资金净额达到400亿元。
& }$ t" M+ g1 Y4 T0 }: E9 h$ k( O7 r! p- p3 K0 p3 M8 b8 s
长 城宣布募集资金不超过168亿元,打造新能源汽车;在长安汽车发布的面向未来10年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到2020年,长安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到40 万辆,到2025年,长安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突破20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达到10%。比亚迪宣布募资总额不超过150亿元,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 链。江淮汽车增发募资45亿元启动新能源车战略,到2025年,江淮新能源汽车总产销量占江淮总产销量的30%以上,形成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 汽车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力帆股份也发布了新能源战略规划,高调宣布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而奇瑞新能源公司也已在运作中,有望于近期挂牌独立运营。' | U! z: j4 K- {. k4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