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社区广播台
      查看: 14309|回复: 2

      另类“降价”背后红旗深陷“定位困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4 09: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四叶草 于 15-4-4 09:47 编辑
      3 [( k, Z% C! Z6 N+ a" K* `+ f0 z& G: u; i9 {. s3 d
      708a65db6c3e21c.jpg
      * {6 X/ {  h* W. p5 ?0 F. G
      5 T7 J) d$ i2 f1 A

      + w* V0 j8 ?* t        回归市场近两年后,红旗原本所坚持的高端策略似乎有所动摇。但价格上的下探,并不意味着红旗真的甘心放下身段,彻底走上“亲民”路线。
      8 I$ ?' j) X# e; f2 Y# N% p2 C( c* a+ v: v1 |- ?
              日前,红旗在官网上低调推出了H7的1.8T车型,在原有的2.0T和3.0L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产品线。公开信息显示,本次上市的1.8T排量的H7车型分为技术型和豪华型两款,售价分别为24.98万元及27.98万元。较此前售价29.98万元的2.0T技术车型有所下降。
      - b( i" u9 [1 e( L$ f3 u6 ?
      9 D( K- d6 @0 @' G: w, `+ X! |        对于红旗此番价格下探,业内众说纷纭,甚至有“廉价红旗”的说法。但一家红旗展馆的销售经理张洪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却表示:“1.8T的H7跟现有的产品在价格上的差异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大,价格最低的技术型基本上不生产。所以实际上,H7的起步价只是降到了27.98万元,称不上‘廉价’。”6 y9 S0 e6 l# @9 F

      8 z8 q' J' I, a7 v2 ~* b" d        这也就意味着,无论是出于前期在销量上的出师不利,还是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人群对红旗车的需求”,对于凭借价格上的“亲民”来打开私人市场的这一做法,红旗仍在踟蹰。而这种在品牌定位上的摇摆不定,在红旗几度浮沉的历史中屡次出现,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红旗目前的尴尬处境。/ v$ S# P" s' X6 s+ h2 r

      # m$ }  a' M+ w+ G+ G; K! H       自降“身价”) U+ r/ h  e7 z* i
      1 d; u* U: L. V! F3 e3 z
              尽管对于此次H7的1.8T车型上市,一汽集团以及红旗方面都刻意低调,但低至25万元以内的起步价,仍令媒体解读出了许多内容。而落在感受更为直观的经销商眼里,1.8T的H7只是在价格上略微下调,实际“存在感”并不是很强。. |9 X* e- S/ ~, ?) y! a

      2 Y0 U# ~/ h. ~        “1.8T车型目前只有展车到店,可以接受预订,要等到4月中下旬上市以后才能销售。从市场的角度来说,1.8T车型的前景现在不太好判断,它的推出只是为了降低排量,增加所对应的客户群体,主打车型应该还是2.0T的H7。而且,就红旗品牌本身而言,1.8T排量的车型需求应该不太大。”张洪表示,“另外,在价格上,红旗的确是通过1.8T车型的推出降低了门槛,不过24.98万元的起步价只存在于‘理论’层面。自2.0T开始,价格最低的技术型就只针对大额订单,在私人市场层面一直不生产。至于为什么不生产,目前厂家还没有明确说法。”  U" s- |( G4 r) i# O. w. k

      . j5 t" C) j/ D. l$ x' u% ^" K* C        这一点在红旗官网上也得到了证实:在预约试驾页面上的“选择车型”步骤中,根本就没有红旗H7 2.0T技术型的选项。
      0 {7 o! P: D3 M& N* u4 p& P/ j3 S7 j1 p. _' ?" e
              因此,对于红旗此番自降“身价”的市场影响,经销商并不抱有过多希望。而另一家红旗展馆的负责人也向记者透露,红旗H7目前的客户主要集中在30岁~50岁的商务人群,且年龄偏高者居多,但1.8T车型的推出明显是有意面向更年轻一些的客户。对于这部分群体而言,无论是红旗的历史,还是红旗H7的宣传论调,都略显严肃。品牌及形象吸引力均不及其他同价格区间的竞品。但红旗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对H7 1.8T车型的定位仍旧是“高档行政商务座驾”。$ o$ q3 y( r2 W% f: e  h* X) j& d

      $ m: [: C6 U+ U. Z# J        由此看来,不仅所谓的“低价亲民”还没有完全接上“地气”,红旗在推出1.8T车型之后,也仍未确定是否要真正地面向年轻的客户群体。
      : b" z* O+ [# H! r9 z, N: y" v7 z  K) w) l* ?& H! s3 j1 E$ D
             定位摇摆
      # h4 }" A3 f- ^) d& r( G! O/ ]* I: n2 E& h
              在业内人士看来,品牌定位模糊、策略摇摆不定几乎贯穿了红旗的历史。在这一品牌几度浮沉的过程中,类似的情况时有出现。
      / I1 Z6 [6 r( k, X
      ( V3 S8 s6 ?, p6 d        诞生于1958年的红旗品牌,早期一直是以“国车”“领袖座驾”的形式出现,并不向私人市场发售,也因此在几代人心目中留下了高不可攀的品牌印象。进入20世纪80年代,红旗由于耗油量大、成本高、产量低等原因停产1997年恢复生产后,一汽与外企也合作推出了一系列红旗产品。在此期间,一汽集团曾尝试让红旗品牌进军低端市场,不仅推出过14.98万元的产品,更一度令红旗进入出租车领域。然而,这次品牌形象的急转直下并没有让红旗在私人购买市场上取得成功。
      7 q8 A' X* ?3 z0 Y+ O# v1 O  O
      & Z; I; c+ a- C1 H) P$ m2 C        2008年,一汽集团正式启动“红旗复兴”项目,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投入150亿元,力图将红旗品牌打造成中国自主品牌高端轿车的标杆。按照一汽集团早期的规划,“先公务后私人”是红旗品牌复兴的必经之路,即通过公务车市场带动私人市场。然而,红旗H7上市不久,就遭遇了公务车采购改革,计划中对私人市场示范作用也基本付诸东流。连番不利之下,红旗两年来光景惨淡,年销量仅有四位数。
      2 o# N% i% M2 J# _- c' L, ~! v/ k% H8 ?5 \
              销量不佳或许正是红旗推出1.8T车型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正如张洪所言,红旗目前并不甘愿自降“身价”,却已经无奈跨出了这一步。与此矛盾的是,两年前一汽集团领导曾许下“红旗品牌将陆续打造C级、D级及以上系列的产品”的承诺,甚至有过让红旗成为豪华车第四品牌的目标。
      : x4 \5 |1 n- [" d! d& F6 N
      * K, X) i9 y2 O& ^6 [7 l        “品牌定位不准、战略思路不清始终是红旗无法真正实现复兴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个问题遗留到现在,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红旗当前的尴尬处境。”汽车行业知名评论员钟师表示。
      4 N1 }5 p! b' G% S0 i4 \' |) s- W8 J
      ! Z% d7 Z( u( r) K  x2 d        两难处境0 N) z. a8 I4 D1 g3 u
      0 g% X2 U& [* Y( Z( Q- y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红旗如果确定以发展私人市场为主,就等同于主动放弃了“领袖座驾”的尊荣,但时至今日,这却成为一个纠结的问题。
      # p) ]8 j' `2 O* h1 `
      & ]1 k9 s* {- o! I6 k1 W3 A        有分析人士认为,红旗在H7上市前期,就已经将品牌置身于矛盾之中。彼时H7是以“部长用车”的形象公开亮相,配合当时首先面向公务车市场的战略,红旗在近半年的时间内都是以此为主要宣传点,问题也正是由此而来。一方面,H7的定位过高,即使是在公务车市场,对应的群体也很窄;另一方面,“部长用车”的高曝光度并没有为红旗在私人市场带来正面效应,相反,经销商初期常常被进店的客户问到“这车对私人销售吗”之类的问题。7 m! m* e, @2 I: L

      / H% a2 L# d2 Y* `0 h' L! z1 u0 o6 g        如今,被红旗寄予厚望的公务车市场未能尽如人意,而其在私人市场的发展更是进退两难。
        u/ R6 Q# [+ o, m8 L- Z& z7 v4 X2 y: P. H3 d1 R* s
      - Q+ m# K# F  n) Q+ a$ k3 @
              “红旗陷入了一个困局。由于早期对于公务车市场的期望过高,所以车型里缺少高档商务用车的基因,一旦设定的情况有变,红旗就无力招架。其实高端商务用车的市场很稳定,但是红旗渗透不进去。”一名不愿透露名字的行业分析人士称,“既然高端市场无法突破,现在红旗想退而求其次,进行价格下探,但这又是另一个矛盾。一是原本打造的高端品牌很难维持,再者下探之后红旗面对的是中级车市场,竞争对手过多,红旗品牌的形象过于庄严,消费者很难接受。”
      0 q; u& b8 L' Z
      : }5 f8 b, X1 K4 h; c! g# i, t        这也就意味着,红旗的自降“身价”,可能在损伤了品牌形象之后,却依然换不来销量的提升。1 ~. ^& I8 |$ ]& f  X9 i- l
      5 L/ x$ q2 M: h+ c8 F' ~
              而相对于前两年,红旗现阶段还将面临更多的困境。“今年已经是H7上市的第三年,销量增长的要求是肯定有的,但是像公务车采购之类的非私人市场业务基本已经饱和,几年内这部分都很难再贡献销量,只能完全依靠私人市场。在目前品牌定位模糊的情况下,私人市场的开拓已经更为艰难。”张洪表示。$ M/ X! b7 ?5 i& p5 I1 K, w: r
        x  l- I7 E0 V+ G' G1 u! P
      发表于 2015-4-4 12: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车不符合市场规律,只有靠政府采购
      发表于 2015-4-5 16: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定位不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