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新京报
- k" H9 D1 M! s5 N2015.01.15
T0 M( F% n6 R作者:魏英杰
8 N- x6 Q8 o0 R
" X | y9 O' g; ? 不少官员自己不懂艺术,却积极向艺术家靠拢,动辄向艺术家索画、求书法;也有些艺术家与官员眉来眼去,为官员提供腐败温床。 e2 F, U: `. H6 Y4 D9 R9 b6 {
. l/ e: n4 x( l2 }: l 近日,据日本媒体报道,文艺圈也卷入了中国反腐运动。尽管,报道存在一些专业性的瑕疵,“文艺腐败”的话题倒是引发了社会热议。
" ~8 w0 j7 O( s; ^6 \, S! l% P, a% G% s! m# T
文艺圈腐败,以书画界为甚。一类是官员跨界染指书画圈,搞得乌烟瘴气;另一类是书画家充当腐败急先锋,大搞钱权交易,或攀附官员,借机自抬身价,兜售伪劣作品。( P4 n0 P' C6 R
) g K! h; O0 H- @# L3 W0 k+ P
文艺圈也有腐败,这是个公开的秘密。梳理近些年发生的若干典型事例,可发现文艺圈腐败已是泛滥成灾,积重难返。这其中,有些可归因于行业规范缺失,有些在于从业人员道德沦丧,还有些是公权力腐败侵蚀所致。5 H1 G3 b1 V& F* v4 [* p9 ~
) ?8 \+ W5 K" J8 w 文艺圈腐败,以书画界为甚。其表现大致来讲有两类:一类是官员跨界染指书画圈,搞得乌烟瘴气;另一类是书画家充当腐败急先锋,大搞钱权交易,或攀附官员,借机自抬身价,兜售伪劣作品。
) i' ?- W5 G) Z+ ]
9 B. I1 f; O A* _; U+ v1 [ 去年底,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周一波的一篇文章,揭开了官员染指艺术圈的盖子。在这篇发表于《人民日报》的文章中,周一波批评某些领导干部热衷于挤进艺术家协会兼职,利用书画协会职权牟利,虽作品水平低劣却卖得十分红火。周本人就曾是副省级官员,退下来后当选为陕西省书协主席,随后他主动辞去了这一职务。( B) E3 M! F% e4 T7 t- r
7 a* ?$ v& h! s! B9 \, y8 r 周一波揭示的这一现象十分普遍,有的省级书协副主席竟达十七八个,其中不乏沽名钓誉的退休官员。官员退下来后到书协、画协担任领导如囊中探物,轻而易举,而担任相关职务,又可为其利用书画作品牟利打掩护。有的官员书法家、画家,一张画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元,猫腻多多,可说与强取豪夺无异。说白了,有些官员的作品关键不在艺术水平高低,而在于其曾担任职务高低,拥有多少人脉资源可供交换。. d0 F' f& x9 s a
8 g0 v3 r% ?; ^ ?! r
所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流风所至,书画界又能留下几多净土?业内人士早就指出:书画腐败比教育腐败、医疗腐败要严重得多。不少官员自己不懂艺术,却积极向艺术家靠拢,动辄向艺术家索画、求书法。也有些艺术家乐于与官员眉来眼去,为官员提供腐败的温床。至于艺术家创作弄虚作假,搞假动作、假拍卖,或委身于官员、富豪,靠攀附权贵上位出名,更可谓普遍现象。
4 T; F! I) u s; _3 y& G) W: ^0 M
- u/ h2 V& L4 F% j2 t* r 此外,文娱圈也是腐败的一大重灾区。文娱圈乱象丛生,其缘由与书画界腐败差不多,都是与权力走得太近。有的导演、演员、明星和主持人,因其知名度而受到官员垂青,经常出入官场私密宴席,或成为权钱交易的掮客,或沦为官员的宠物。凡此种种,不一而足。5 b1 w7 O8 Q5 y2 p& |% \
& _8 U7 w" ^* V+ B% ` W$ S% Y 由此可见,文艺圈反腐,重点应落在切断公权力与文艺圈的黑色脐带,遏制公权力随意染指文艺圈,杜绝文艺圈人士走向堕落,沦为官员贪污腐败的白手套。8 K- e4 N- F3 P+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