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记者探访大兴区一家非法豆芽生产“基地”,产自这里的豆芽销往北京各大批发市场及河北、山东等地,日销量高达20吨左右,月销售量超过百万元。
7 p) ]0 X- l3 L7 P+ y) [& k/ D( e3 H: q$ L# R
/ s9 R3 E8 m. C0 F( v# L
: w9 l% B) U2 h7 I3 G ?
% t$ I x. u4 p- F% [7 N" m 这些表面光鲜的豆芽背后却暗藏危害,北京市食品药品稽查总队对该“基地”进行了突击检查,“基地”用于生产豆芽的绿豆和黄豆,均检测出不能用于食品的添加剂。目前,该“基地”及所涉新发地批发商摊位均已停业。
8 n$ [- Q! H5 X3 ^$ E
' h4 n4 h$ ]8 z" B 记者了解到,明年北京豆芽生产由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统一管理,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的豆芽生产企业,不得生产销售豆芽。以往豆芽管理归属不明确,“九龙治水”监管缺失的情况将得到转变,最终实现对豆芽的“标本兼治”。8 v5 J" R$ g3 ]! ]
隐秘的“基地”' q% I5 n+ [. M5 c7 V: [
% k( V7 k# L% Q! i 豆芽非法生产“基地”藏身荒地,日销量约20吨,月收入百余万
- c, Z5 J6 s* z% O% C6 V! |+ z; r
7 e, L$ N5 l$ K% p- j: T& e4 ? “那些豆芽添加了药物,不仅卖相好,而且增重,比正规豆芽一斤多生产4斤左右。豆芽售价不贵,全靠销量赚钱”,近日有业内人士举报,大兴区有一家从事豆芽生产“基地”,涉嫌非法加工生产豆芽。
& ?* l$ D- K) G! d' B/ M$ W1 ]1 \" a& C Y$ I# B* F3 O# {
举报所涉“基地”,位于大兴区魏善庄镇崔家庄一村,其对外自称“种植专业合作社”。7 k! q4 {/ f6 i% W) O6 _! z
# c5 w+ S1 m" G6 F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这处“基地”周边有很多蔬菜大棚“掩护”,外围还有大片荒地,位置极其隐蔽,整个“基地”占地上千亩。
) |* U! B% T1 ?3 x- F
/ Q8 L' Z0 j# Y+ d% q& m% v 从外围看,“基地”是一处长方形院落,只留一个大门出口,平时供运输车辆出入。进入“基地”,生产车间是一排平房,被分割成约10个车间,作为豆芽生产流程的各个操作区域。
0 Q4 M2 i$ N! s+ W4 E% z
% n" e+ M+ x$ D9 Q8 a+ a 进入车间,一股刺鼻气味扑面而来,一些绿豆正在白色桶内泡制,水呈泛黄色,另一些铁桶内的豆芽密密麻麻,已生长10厘米长。
3 A. }* y: g2 Q: n
% h( e% Q! G! p" I- t6 t 暗访过程中,陆续有小货车停在这家豆芽生产基地的院子里,车内装着各种蓝色塑料筐。院内的工人将黄豆芽在流水线上清洗后,称重,然后装筐,搬运上车。下午4时许,一辆货车满载着黄豆芽驶出院子,向河北方向驶去。据记者粗略估计,该车装有200多筐黄豆芽,一筐30斤,大概五六千斤豆芽。
. i8 m: S& t1 I9 z1 W) T* g0 Y8 p4 k& b6 x( g5 R2 M% b
“基地”的负责人和会计称,这里的豆芽销往北京各区县,包括新发地、锦绣大地和黄村桥等大型农贸批发市场,多家市场的日销售额均在万元左右,他们销售渠道还拓展至河北和山东等地,“那些外地批发商需求量大,基本上自己开车到厂里直接拉货。”
- s" h2 n9 N5 K. v1 d) J! B/ J
& g. \4 V# N6 F) W) N. s 记者获得的“基地”出货单显示,仅今年8月1日,向锦绣大地销售绿豆芽410筐,黄豆芽80筐。同一天,“基地”在河北任丘、涿州、廊坊和白沟均有销售记录,每个地方的销量超过500筐。4 |& _; z6 r& w& ~9 [& }
/ F$ N4 M7 S" u2 e: S “大概每月销售额上百万元”,“基地”会计透露,他们平均一天销量超过4万斤,即20吨左右。财务统计的今年9月份账目单显示,该豆芽厂该月产值182万元。
4 T5 Z7 e& \2 o; h5 z' o有毒害的“助长剂”
$ G/ r: ?1 q7 k
# ]' T# D: X3 }* x% W5 l 涉案豆芽检测含非食品添加剂,一添加剂被认定“有毒有害”: U# k/ k7 v, G0 b' K+ z8 g. ]
e3 W" C* l, |5 { 11月2日下午,北京市食药监局稽查总队联合当地公安部门,对“基地”进行突击检查。0 Y/ h& y7 ?9 O, n
! I% e9 z, _ K. V$ Y) X 执法人员进入院内时,工作人员仍在生产车间忙碌。在车间对面的小屋内,执法人员还发现几个白色塑料桶,桶内装有灰色粉末和刺鼻的液体。
. ^* Z( k2 s2 T) g" n: P: r2 O7 `! }7 n; Y6 L+ X4 R
对于桶内装的究竟是何物,厂内工作人员说,粉末是漂白粉,平时用来消毒,而桶内的液体则是消毒剂,用作清洗厂内设备。5 t6 ?# Q v- D0 X6 \
& W/ W+ Q! \2 Y" e4 U7 q9 o# ~ 但“基地”财务办公室,执法人员找到一个记事本,其中一页标注曾购买“AB粉”和“漂白粉”。会计对此解释称,漂白粉用作平时消毒,“AB粉”是以前买的,现在已经没买这种添加物了,同样已经不用了。
3 _' G: D0 e1 |9 t/ l
! X9 ?7 d) [# F; a/ j# m# ~ 记者了解到,“AB粉”即“A粉”含6-苄基腺嘌呤、“B粉”含赤霉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中规定,6-苄基腺嘌呤和赤霉素均不属于食品添加剂,不得在食品中添加。从2013年6月20日开始,国家明令禁止6-苄基腺嘌呤在食品加工中使用。2013年5月4日施行的司法解释中,该物质被认定为“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
; b) h5 y/ L. E9 \5 F2 G; m4 g; {$ M* C& i9 X
随后,执法人员将桶内泡制绿豆的水,生长期的绿豆和黄豆,以及成品豆芽取样后,将其送往检测机构检测,结果显示均检测出含有6-苄基腺嘌呤和4-氯苯氧乙酸钠。# D* Z2 w4 g1 t' g
. ~! h' \7 |+ l* t: N E; {7 j 按国家规定,豆芽内6-苄基腺嘌呤控制指标为限量0.001mg/kg,4-氯苯氧乙酸钠限量为0.2mg/kg。而检测结果显示,从“基地”取样的生长绿豆(第一天)6-苄基腺嘌呤含量达0.0411mg/kg,超标40余倍。生长黄豆(第一天)6-苄基腺嘌呤含量达0.0384mg/kg,超标达30余倍。生长绿豆芽(第四天)6-苄基腺嘌呤含量0.027mg/kg,超标20余倍。生长黄豆芽(第四天)6-苄基腺嘌呤含量0.202mg/kg,超标200余倍。
/ u) k+ _4 c5 J7 A' o
2 W8 j+ D6 Z+ W 北京市食品药品稽查总队执法人员表示,豆芽正常生长周期在10天左右,而部分厂家在豆芽内违规添加非食用添加剂,隔几天对豆芽喷洒一次,促使豆芽生长周期减短,一般在六七天左右。由这些物质浸泡过的豆芽,外观看起来更加饱满,出产率也更高。5 Z, }' v5 \6 E1 A; ?
3 |# ?1 u9 J5 Y2 K; }" y) G 对于这些添加剂的危险,有专业人士告诉记者,6-苄基腺嘌呤在豆芽中添加过量后,会导致儿童发育早熟,女性生理改变,老年人骨质疏松等,甚至有致癌可能;4-氯苯氧乙酸钠的残留在人体内的累积产生的有害作用不容忽视。
' Z' }9 i6 v3 \; B+ O* s6 |) E/ H5 B0 N5 X; X
目前,该“基地”及新发地的三家涉案摊位均已停业,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o$ |5 G7 ^6 t
3 m* c; C1 p# N# s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