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社区广播台
      查看: 8833|回复: 0

      把纸片执法车当“稻草人”你就错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0 15: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1111.jpg
      + g: o, O7 p9 d& [1 M; \* o1 q9 y高速路上的纸片执法者
      / t9 V$ T$ U' `, t( r, n3 s  Q% `0 T- W
      + k2 J  \& w9 @4 f: R) c  高速路上开车,远远看到警察叔叔,但到了面前才发现是个逼真的雕塑;远远看到一辆警车,到了面前才发现是纸片警车……这种情况不少人都遇到过,近日网友“zengbing”发微信质疑“这种"稻草人"式执法该不该”,引来不少网友热议。(新闻链接)
      " c  }  F' |. y, Q. ~2 T; v. }  R* u( J; r4 u+ Q0 Z; j4 a$ `) s6 a; c4 \% H$ I
        庄稼成熟季节,农家人手常常让“稻草人”守护农田,以达到吓唬抢食鸟儿的目的,这是不少人都懂的习惯性做法。笔者在此之所以如此不吝口舌赘述,是想阐明自己的看法:表面看雕塑执法者、纸片执法车跟“稻草人”雷同,既有使假的成分,也都意在省心、省力,但实际上是两码事。
      + k) u1 R# ^) d- v! n. g3 ~. t% v; v& ^! p5 P% Z* _+ K
        “稻草人”看庄稼是吓唬,“稻草人”式执法则是警示;前者难免会滋生“狼来了”效应,天长日久鸟儿可能不再买账,效果也当然相当有限;后者即便是假执法,司机也不能不当真,交通规则非儿戏,道路安全非小事,有必要把雕塑执法者、纸片执法车当真人真车来看待。
      8 o2 j8 o  [( `- v
      & V; C0 ~8 }1 \- [  有人认为“稻草人”式执法会造成浪费,这一观点显然值得商榷,同等效果的语境下,雕塑执法者与真人执法者上路,两者所付出的成本大小显而易见。把提醒安全行驶的“简单劳动”交给雕塑执法者,而集中有限人力用于复杂情况下的现场执法或维持秩序,降本增效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稻草人”执法固然免不了需要投入,但减少违章和事故发生这两个产出账也要算入进去。
      / |; l0 ^0 _  r6 R) n3 W2 a3 T1 U  e
        至于说高速路上的这些雕塑执法者、纸片执法车很容易分散注意力,而在高速路上稍一分神,就很容易出现危险,更让人不敢苟同。按照这种说法,真人执法者、真实执法车上路提醒、执法,岂不是也扰乱视线、分散注意力?其实,有提醒总比没有提醒好,把“稻草人”式执法视为欺骗,实际上是侥幸心理、抵触情绪在作怪。换个角度看,即便是执法“使假”,随时提醒按章行驶,也既可以减少事故发生概率,又可免受罚款、扣分执法处罚,是益是害、是善是恶,答案明摆着。9 m# ^( N6 C; n) R

      7 S% @3 V" Q4 W$ F$ S  因此,若真把雕塑执法者、纸片执法车当“稻草人”,那你就错了。
      5 w& s  {1 k- Y. 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