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3 N( v, G, U4 c+ I2 ]& M
, o9 C) g2 D7 M1 Q5 S, R F+ S5 s+ b/ {. @; v6 _
就读于河北经贸大学的刘同学,于2月24日收到号码为某家银行官方号码的短信提醒称,他的银行密码器将于次日失效,请及时登录网站进行升级维护。刘同学按照短信提醒操作后,发现卡里的三万多元学费竟然被意外转走。半个多月过去了,警方仍在调查,刘同学联系到了本报记者,希望更多人加强防范,谨防受骗。
4 O4 _3 G; M8 ?" O* y2 b* k 遭遇:一条短信转走三万多元% P6 g3 R1 `' `, M/ C: x
2月24日13时12分,正在宿舍睡午觉的刘同学收到来自号码为某家银行的短信提醒:“尊敬的某行用户:您的银行密码器将于次日失效,请及时登录www . icbxvxv . com进行升级维护,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 j7 e5 y( P4 l% Y( Y. s' o 一看是来自银行的短信,起床后的刘同学便于15时17分登录网站,并按照提示输入相关信息。操作完毕后又有一条来自银行的短信发送到刘同学的手机上:“您尾号1468卡24日15:17分网上银行收入(定转活)30,089.83元,余额31,050.91元【某某银行】。”面对这条短信,刘同学深感困惑,这三万块钱是父母为他存的定期,并没有办理过定转活的业务。) g0 d/ K5 O* f7 w2 k" A
3分钟之后的一条短信让刘同学彻底惊呆了,“您尾号1468卡24日15:21网上银行支出31,035元,余额15.91元【某某银行】。”“这些钱是父母给我存的定期,让我用来交学费。”刘同学很无奈地告诉记者。
5 g) [0 p1 D9 a
6 c4 l" g! z0 W) t7 @" m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