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社区广播台
      查看: 11063|回复: 0

      新手司机的10个驾驶错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11 09: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1303640726.jpg    

      " i; E8 [! `- I2 I, q) A8 i
         新手司机的10个驾驶错误   

      / D5 @' j7 y! h  i1 P! B/ u
             1.冬季不热车

      * i8 u5 n) u3 K  B  w$ p4 r, G
      # h. I4 |0 l+ K( ~3 l' p# i- ~7 \  傻瓜行为:冬季时不热车,着车后直接冲上马路,使许多新司机常犯的驾驶错误。这种行为对发动机的损害很大。+ z/ S' [. R. U: n- p

      1 \  s& k7 U8 `& |1 w6 t* P  影响:冬季气温很低,特别是中国的北方地区,冬季的最低气温可以达到-30℃以下,而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在90℃左右,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温差。如果此时着车后,直接上路,对发动机的影响很大。发动机在正常工作温度时,机油粘度最佳、汽油充分汽化、发动机磨损最小、尾气排放正常。假如你的汽车在一个低温的环境里,机油会变得相对粘稠,此时的机油会成为发动机强大的阻力,不但不能起到正常的润滑效果,还会增加发动机的磨损,同时增加不必要的油耗。所以冬季出车前适度暖车是十分必要的。, m& l5 Y$ q6 ~9 ^2 g" E- Y! V: S
        正确方法:着车后等一会再出发,具体等待多久要看室外的温度、停车位置、停车时间等因素。具体标准,就是看水温表,一般轿车的水温表起始温度都在 60℃左右,热车只要看到水温表开始动了就可以正常行驶了,不要等到进入最佳的工作温度,这样同样会增加你的油耗,浪费不必要的时间。不过刚刚上路,最好不要做激烈的驾驶,因为轮胎和变速箱同样需要一个预热的过程。5 k& i2 B, l3 q0 ?7 ^* \
      5 ~) c3 n, S5 @' G
      2.没完没了的热车
      ( T2 x) C5 m1 t" ^
      ; N: J" O  |7 c0 Y5 K! E4 f  傻瓜行为:冬季为了让汽车进入最佳工作状态,热车时间过长,也是一种毁车行为。
      # J6 L8 k0 `( d0 _/ p& O
      ) g5 {+ D% U. s1 n  影响:冬季长时间停车之后,适度热车是必要的,这样可以减少汽车的磨损,降低排放。但是如果大油门热车、长时间热车同样会造成汽车的损伤。在低温状态下,发动机润滑油很稠,阻力很大,大油门让发动机的转速迅速提升,但润滑油不能及时补充,会造成发动机润滑不良,导致发动机过度磨损。甚至可能会因为瞬间增加的润滑油压力,造成机油滤清器之类的润滑油路故障。因热车时油门过大严重者可造成机油滤清器报废。
      5 l1 Q. C( ~) S/ R$ @, p6 v: [& R( |5 A
      6 H3 h$ P: @% E7 q  另外,长时间的热车也是不经济的,在原地消耗大量的燃料,会增加油耗,这也是现代汽车驾驶的大忌。& V5 {1 c, @; W5 B5 j5 e

      9 L2 o- I! H0 T+ U) G+ G# s2 P7 v% m  正确方法:至于热车的时间多少合适,我们已经在上一页有明确地说明了。需要强调的是,热车不只是对发动机的预热,其它需要润滑的地方,比如变速箱、传动轴等部件,都需要预热,所以在刚刚驶出停车场的时候,不要急于加速,因为在停车状态下,这些部位是无法预热的,它们需要在行驶中预热,所以整个热车过程应该包括刚刚行驶出的一段时间。
      : \/ D# c( O  |% E+ B
      ! b  C2 E3 d7 s4 G0 g3.直接打着车4 x6 f2 Y& {6 W
      / X+ ~; p7 H  }5 C  j
        傻瓜行为:很多新车主,早晨为了赶时间上班,希望用尽快到达目的地,着车时化简了很多步骤。甚至把钥匙插进点火开关,从停车位置直接转到点火位置。
        x" r% e/ n& ?$ i
      * v7 r# S- {8 R; ~& _( M0 ^. ]  影响:汽车点火开关有START、ON、ACC、LOCK四个挡位。锁车后钥匙会处于LOCK状态,此时钥匙门不仅锁止方向,同时切断全车电源。 ACC状态是接通汽车部分电器设备的电源,如CD、空调等。正常行车时钥匙处于ON状态,这时全车所有电路都处于工作状态。而START挡是发动机启动挡位,启动后会自动恢复正常状态也就是ON挡。( c8 m. r) \; X, T* j8 M+ k

      . z: o- p- O9 h! C) p+ n  这四个挡每个挡位都是递进式的,目的是让电器设备逐个进入工作状态,这样还可以缓解由于瞬间通电造成的汽车电瓶的负担。如果着车时在其它挡位不做停留,从LOCK直接进入START的启动状态,会瞬间增加电瓶的负荷,同时由于各电器设备还没有完全进入工作状态,电脑很难正常指挥发动机启动,所以这种操作对电瓶和发动机,都是非常不利的。经常这样操作会缩短电瓶的使用寿命,会让造成发动机启动困难,促使积炭的产生。2 @9 a  @2 w2 Y/ B/ Z; h
      ' ~, _2 ]+ i# |; L
        正确方法:钥匙插进点火开关后,在每个挡位做瞬间停留大约1、2秒钟,这时能听见电器设备通电的声音,然后再进入下一个挡位就可以了。. @2 g7 S3 i! b

        B- M8 ]1 Z  j" D  E/ g7 R9 G) z4.只清除挡风玻璃的积雪
      1 |$ s8 ?& h* c# T9 H8 j5 x( r2 p
        傻瓜行为:当白雪覆盖了爱车的时候,有些车主为了省事、省时间,在上班前只清除挡风玻璃的积雪就匆忙出发。
      ' c8 m# z" y- O  
      : K% s1 ?+ h4 _0 p0 u      影响:冬季汽车被大雪罩住是北方地区很常见的现象,车主不能只清除挡风玻璃上的积雪就上路。在行驶中发动机盖上的积雪会随着发动机温度的升高而融化,变成雪水腐蚀车漆。残留在雨刷上的积雪可能会冻住雨刷,造成雨刷不能正常使用,甚至损伤雨刷电机。* j( `; t5 `. _: c$ p
      9 b' y3 n1 M6 V$ E+ f8 g" {
        同时在车顶上的积雪,会因为刹车惯性而涌到前挡风玻璃上,遮挡驾驶员视线。如果被风吹到后面车上,同样威胁着自己车辆的安全。再有后挡风玻璃也是驾驶员重要的视觉窗口,如果不能顺利清除积雪,同样是一种非常不安全的隐患。
      : b) c6 n4 G2 D( }; Y6 F& D/ M$ e3 j* I: i7 r
        正确方法:我们可以利用热车的时间清除积雪。方法是上车后,先着车,然后找一块硬质塑料板或者纸板(如胸卡、杂志封面等)刮掉车身表面的积雪,包括车顶、前后挡风玻璃、发动机盖、后备厢等位置。注意不要使用坚硬、锋利的工具,以免刮伤车漆。在清洁挡风玻璃时,特别要注意雨刷,要将雨刷先立起来,待清洗好之后再放下。如果雨刷不能正常摆动的话,要马上关闭雨刷开关,等温度升高后在试一试,如果还不能正常工作就要到修理厂检查了。' J; f5 l& t4 ?! N5 N! H
      ) W: N2 Z$ j* L" u9 Z
      5.一上车后立即开暖风: C0 J) V: j9 `' |" y( ]& f  j' L2 b
      # _2 C0 i8 _8 _& L0 S2 ^
        傻瓜行为:冬季为了取暖,刚一着车就立即把暖风打开。
      3 Y9 u1 E: M6 ~* r5 f1 o  Z- e/ N5 t/ P4 v" [
        影响:很多人认为开暖风的能量消耗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暖风的热源是来自发动机,不像制冷的空调压缩机需要消耗大量电和油。而使用暖风时能量消耗主要是风机上的用电,汽车上电源是由发动机的多余能量转换过来的,所以不会增加汽车的负担甚至可以帮助冷却发动机。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 R$ `# {* |( E1 T$ I8 G$ q$ O$ |. Z, X: X7 H9 o
        我们的专家是这样解释的:汽车暖风的热量的确是来自发动机的余热,风机的用电也可以忽略不计,但在刚刚着车的时候,汽车正处于暖车阶段,不是正常工作温度,此时打开暖风会增加冷却水的循环线路,从而增加暖车时间。而发动机长时间处于低温状态下运行时,会因为混合气体过浓,而大大增加油耗。而且在刚刚着车的时候,发动机的冷却水温也不足以满足暖风所需要的热量,所以着车后不要急着使用暖风,这样即费油,又达不到取暖的效果。
      . k! r" `+ x& ^4 J3 o* a$ j# b* ]# C/ p/ d1 |( F
        正确方法:暖风的使用时机和暖车有些类似,主要看水温。一般水温升到70摄氏度左右,就可以打开暖风了。需要注意的是,暖风如果长时间不用,在使用前要提前做好检查,检查各开关、管路有无漏水的迹象。特别是使用过多年的旧车,更要勤检查。
      ! T: H6 j: B- ~( `  [
      + s  k* [/ a$ a: D7 [  M6.原地猛打方向盘6 C6 g% V, L/ S1 A/ U- w3 d& p
      / H- ?7 ^. Y! G0 [
        傻瓜行为:为了减小转弯半径,或者驾驶技术不熟练,很多新司机驾车时经常在原地转动方向盘,或倒车入位后发现车轮不正,直接在原地将方向盘回正。
      ' d% u* |# u* S, Y8 a) D3 G
      2 r* v; J  H3 i# A/ I) |+ C! U; z3 l  影响:在驾校用没有助力的大货车练车的司机都知道,在原地转动方向盘需要比行驶中多用很多力气,因为原地转动方向盘是轮胎和地面的滑动摩擦,而行驶中的轮胎是滚动摩擦,自然需要多费很多力气。而现在的轿车一般都加装了转向助力装置,在原地转动方向盘不会有太吃力的感觉,所以很多司机为了方便,减少转弯半径都采用这种方式操作。这样操作对轮胎和转向系统都有很大的危害。* n' E2 I  L+ C% }4 t1 B+ P# K) e; f5 q
      $ _# j+ j* Y0 ?
        轮胎都是由合成橡胶制成的,虽然能承载1吨多的钢铁汽车,但表面还是柔软的材质,如果让轮胎和地面产生滑动摩擦,会大大增加轮胎表面的磨损,缩短轮胎的寿命。另外,原地转动方向盘时,由于来自轮胎的阻力很大,转向助力系统也需要提供比平时多几倍的工作压力,来辅助你的转向操作,这样就会增加助力系统的压力和温度,可能会造成助力系统的漏油等故障。经常这样操作还会缩短助力系统的使用寿命,增加故障率。" ^- [! K# a6 f
      : }- \& k) k7 [. I! z
        正确方法:应该在起步的同时转动方向盘,根据车子的速度和方向,调整方向盘的旋转角度。转动方向盘时,不要让车停下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尽量不要把方向打死,如果方向盘打到头了,轻轻回一点就可以了。
      % a+ U( L) h2 o! k. G
      ' t. m. \) b: q6 y' g' w7.上车先开灯) m8 O9 `" r' o0 o/ F0 \
      8 ^! S  H0 d! L- z- A7 \
        傻瓜行为:夜间开车,一上车就先把车内车外的灯光全打开。
      / m8 v" I, _) O! @) }8 H7 h3 i
      : F, w9 K1 z" W( ]0 a3 M' G* r  影响:夜间上车打开车内照明灯是必要的,因为要找钥匙、系安全带等,需要灯光照明,但是打开过多的灯光会占用电瓶的电流。汽车启动需要足够的电压,才能顺利完成,如果打开过多的电气设备,会造成发动机启动不畅。司机朋友可以仔细观察一下,一般在启动汽车的瞬间,汽车上使用着的电气设备一般都会有反应。车灯会瞬间出现昏暗的现象,汽车启动之后会恢复正常,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启动机在启动瞬间需要足够的电压所致。/ x7 D( R3 Z6 w7 p" K. m
      . w, N4 L2 G3 M. O5 f' h5 ~
        长期这样用车,会导致发动机启动困难;由于点火电压不足,汽缸容易产生积炭;因为点火瞬间用电负荷过大,还会影响电瓶使用寿命。这是对汽车非常不好的坏习惯。
      $ k; A' S' I4 y) R. P* c/ o" [4 s7 Z# e- r: b. `3 v
        正确方法:车内的照明系统一般有开、关和开门照明三个挡,专家建议使用开门照明挡,这样不用特意去打开车内照明灯,就可以提供必要的照明。当做好汽车的启动准备时,关好车门车内照明灯会自动熄灭。其他车灯在汽车启动之前,最好不要使用,特别是用电量较大的前大灯。如果停车时打开了前大灯,在启动汽车时最好先把灯光关掉,等汽车启动正常再打开灯光。5 t9 M8 Z4 l7 S
      " X2 v# r9 ~2 W' g# x9 |6 R0 {2 G
      8.不放手刹
      & ~# M/ y  E# h- u4 p8 z7 }$ Y: z% N/ ?6 P( F  Z/ z! S0 z
        傻瓜行为:手刹一般用于停车制动,有些新手司机经常会忘记放开手刹就心急的上路,这种行为会给你的爱车带来巨大伤害。6 G3 z4 o- G) I4 a7 |1 P

      . P# p* S+ x6 J. d5 S  影响:刹车是用来给车制动的,而你的目的是让汽车跑起来,这相当于你同时给了汽车两个操作命令:一个向前冲、一个不要动,这时的汽车会自己跟自己“较劲”。0 [2 y7 d4 v/ {. \" K
      这种“较劲”会通过车轮集中表现出来,如果你再有这样的经历的话不防下车检查一下轮胎,一定是“火热烫人”(千万不要用手摸轮毂)。这种操作对刹车的磨损会非常严重,会严重影响刹车的使用寿命。同时因为磨擦产生的高温,还会影响到刹车效果、轮胎磨损、轮毂刚性等,甚至高温还有可能引发爆胎事故。+ {% v8 A2 J$ i% P9 J
      - Y% _8 U/ b: \/ _
        另外一个影响就是油耗,因为你同时对汽车发出了两个矛盾的指令,汽车的行驶需要面对刹车的阻力,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完成自己的任务,所以会大大增加油耗,所以这种傻瓜操作行为,不仅毁车还直接毁钱。
      4 O* A: ]  I! @7 o0 \5 g7 c8 E+ ]- }4 F8 M$ h4 @7 Z( j
        正确方法:新司机在刚开始上路时,精神高度紧张,往往无暇顾及仪表盘的报警灯。通常,汽车行驶时如果没放下手刹或手刹没放到底,报警灯会亮起,要注意观察。正确的起步方式虽然大家在驾校已学过无数遍了,这里我们还是要提醒您:踩下离合、启动汽车、打转向灯、挂一挡、放手刹、抬离合、加油门。5 G3 @# a9 h9 {1 c
        9 x- b" P  l/ J$ n
      9.连续启动
      1 ~& K- z/ w* z. A! a/ R4 `9 A& v. m8 K) `4 V% u5 U$ A, Q
        傻瓜行为:当汽车启动不畅的时候,连续启动数次。
      9 w$ G( M% x$ V6 U- S5 w1 @0 a) M
        影响: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过,汽车的启动需要足够的电压,因为汽车启动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如果发生汽车启动不畅,还是连续、频繁的启动发动机,会增加电瓶的电量损耗,甚至造成亏电,而无法启动。另外,启动机是瞬间工作的机器,在正常行驶中,启动机是不工作的。如果长时间让启动机连续工作,会造成启动机过热,甚至烧毁。所以在启动发动机的时候,不要长时间、连续、频繁操作,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害。
      3 Q" e: D, t9 p8 c" {6 @- C% ~0 P9 N( ~3 }8 o& }" R. ^
        正确方法:汽车不能顺利启动一定是有原因的,发现启动困难就不要急着再启动,首先要找到不能正常启动的原因。一般先检查机油、冷却液、蓄电池以及燃油量等,一般启动不畅可能是由缺油、温度太低、积炭、电瓶电量不足等原因引起的,你要根据检查结果做出初步判断,如果问题不大,可以继续启动。
      7 q* a" A4 ~! h. ~7 ^
      & d" u# o; x+ X/ p  一般每次启动间隔要在3秒钟以上;每次启动时间不能超过10秒钟;如果连续3次启动失败需要拔出钥匙,休息1分钟再继续启动。如果还是不能启动,你就可以打救援电话了。% e5 v& G" |. ^8 G5 v
      5 W( [; Y  t% ~: N1 S) ~5 M5 u+ }1 e& j
      10.二挡起步
      $ ?) H% }# I, E  z
      ) R$ l7 q4 [. Q- C( z' g3 r3 h  傻瓜行为:直接挂二挡起步。; l1 F# e+ m: j( l% p. ?- c
      / ^$ U* b* \/ ]/ n9 @
        影响:当年在驾校学车的时候,教练就告诉我们五挡车用二挡起步,四挡车用一挡起步。可对于如今的轿车来说,二挡起步的年代已经过时了。因为当时用于教练的大车的发动机都是低转速大扭矩,如果用一档起步引擎转速高、车子速度慢,耗油又耗时,这些车的一档最高时速在5公里—小时左右。所以在平路上用二档起步是正常的。但现在轿车的变速箱,与货车变速箱齿轮比有所不同,它不用特意考虑汽车载重对行驶的影响,从设计时一挡的就肩负着起步的作用。所以一挡起步是正常的操作行为。4 A( v3 u( l2 W3 ?; T
      0 l$ o6 W% O6 v# ^  n
        另外,如果用二挡起步,会降低发动机扭矩,必定需要加大油门才不至于熄火,这样就会增加不必要的油耗。再有由于二挡起步时发动机转速很高,还会增加离合器的磨损,所以轿车正常情况下最好不要用二挡起步。  / j. f/ @0 }4 v. F5 |- z  V

      + n0 z$ R! `9 i2 M& t( W) @. l  正确方法:用一挡起步。这是正常的轿车起步方式,但在特殊情况下,用二挡起步也是可以的,比如:雪地起步、下坡起步。雪地上如果发动机的扭矩过高,会造成车轮打滑,为了安全,采用二挡起步是抑制打滑的一个简单实用的办法。在下坡路上,只要放开手刹,车就会向前滑行,这时起步不用大扭矩支持,所以用二挡起步就足够了。
      . t6 ?: v8 Y0 l9 B/ v, K
      ' Q+ o" Y, K* B8 K8 Z( g+ w! 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