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森林船夫 于 2016-1-23 08:21 编辑
$ j) f8 O2 ]; M- \8 @6 N/ n7 `, f# x# {* W
: K" s( F8 z! Y( M2 S4 ]8 h2 H. k
6 M% w% n4 x/ M$ [; Q2 a 近日,一则“北京市环保局处罚长安CS75 1.8T和长安睿骋尾气排放超标”的消息引起公众的热议。长安是否如大众排放门般故意造假呢?长安尾气排放超标是不是行业的通病?长安作为一家在北京建厂的央企为何就放弃了辩解的权利?& C1 v1 j+ s0 E5 G
% s$ f& O E/ y 笔者曾就技术方面的困惑咨询了一名在美国车企与中国车企工作多年的工程师。这名工程师给笔者的原话是“长安没有技术实力故意造假,就北京现在的排放标准,自主品牌和部分外资品牌真要细查可能都有问题”。! ~% B/ q* ]2 \7 j8 Z, p: M
( \, _# c9 {7 V 大家都知道,北京市于1999年、2002年、2005年、2008年和2013年分别执行了第Ⅰ、Ⅱ、Ⅲ、Ⅳ和Ⅴ阶段排放标准和相应的油品标准,均比全国提前3年左右。去年底,北京市又提出2017年12月1日在全国率先实施第Ⅵ阶段机动车排放地方标准(以下简称京Ⅵ)标准。该标准被称为世界上最严格的机动车排放标准和管理措施。也正是由于北京市优于全国其它地方的排放标准,一直以来汽车销售顾问都借此忽悠外地消费者“来北京能买到更好的车”。0 X7 ^! W; F0 n6 a9 L8 k; Z6 ? Z
) {* e" f: `* P9 ?
实际上,简单说,汽车要想达到排放标准只要控制好三元催化器成本与OBD(汽车在线诊断系统)即可。前者属于硬件成本,企业可控;后者属于软件成本,中国品牌企业无能力控制,绝大多数中国品牌车企OBD都采购自博世并由其提供技术支持(长安两款车型的OBD是由中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和德国博世合资企业提供)。
3 y( @# v" |0 R: p4 }3 L
9 _( g9 g9 ]5 t2 O' |7 q% D' _ 笔者注意到,长安采用电喷数据优化的方式解决问题,可见并不是长安有意在三元催化器上偷工减料,那么问题就出在OBD上,尤其是OBD系统与发动机控制系统、变速箱控制系统的集成上。就如工程师所说,自主品牌并不具备修改OBD的能力,所以只能是产品标定限值过于保守,再加上产品生产一致性差,导致个别产品特殊条件下排放超标。
6 t% a. ]$ X7 d) F1 m0 e6 h; z; D, f Y& r( u5 _/ ^
如上述工程师所说,长安汽车(14.57, 0.32, 2.25%)本来在自主品牌当中生产制造实力就比较领先,如果长安都会出现排放超标,其它自主品牌产品的一致性就更不敢恭维。" U" V) Z) P I V" e
5 w' W3 s1 N8 E/ c6 o9 B' d7 P6 A7 E: u$ ] v8 U8 d
此次排放超标的CS75 1.8T和睿骋两款车都在长安北京房山工厂生产,既是央企又给当地税收做贡献的长安之所以不辩解,笔者猜测这或许是行规,抓到自认倒霉。笔者注意到,2014年现代进口车全新胜达3.0L版本就因为排放超标也被处罚,现代汽车也是二话不说,交罚款了事。可见,排放超标并不是中国品牌的专利,进口车、合资车一样如此。
( [- Q1 F$ p7 P. F. Z9 M/ i1 z
+ S Y" m% p3 M' r8 u( z, g 笔者倒是觉得,这次事件当中,“前进,与你更近”的长安汽车有着大企业的风范。北京市环保局下发处罚通知书不到一周,长安汽车就拿出了解决方案,并宣称涉及的2186辆汽车有90%的车辆完成了召回升级工作,企业反应迅速、工作到位麻利。笔者记得,长安汽车上次卷入舆论风波还是因2013年“乳化剂风波”,彼时能及时成立由技术、质量、营销服务等部门组成的专家团队奔赴各地调查诊断,并赶在在“3.15”之前发布解决方案。: _+ l" V1 P+ \- q k( }8 Q
4 | z2 N. o5 {* j0 W* ]& x/ x 整个事情,笔者一为北京市环保局点赞,不徇私、不护短地维护公众利益;二为消费者点赞,能够及时配合企业升级软件,并不盲目**;三为中国品牌长安点赞,能立刻承认错误,及时说明和补救问题,以正视听。* Q# M+ |0 ~2 K. [* ?# h# A
! F$ \3 i5 f/ C" u1 U%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