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对汽车垄断政策的不断修正,加上日益深入人心的市场意识,在平行进口汽车最后一根稻草的重压下,铁板一块的“4S店模式”终于出现裂缝,“后4S”时代的曙光已然显现。- Y* E x3 z; f" v3 [ `% X
汽车社会孕育着天量商机,商机背后则是消费形态的全面转型。垄断正在消颓,“后4S”时代,我们将怎样保养、修理我们的爱车?- r8 g0 g( {% L' E# w& U8 V# S9 i$ h
修车付钱,还是付钱修车?
! n* [4 P' l* k$ I# a4 a4 | 2015年6月,北京爱马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推出一款叫“修车宝”的汽车服务产品。在各种店面多如牛毛的汽车维修业中,这是一个小得几乎可以忽略的事情。& H, B# Q% k2 B* f1 _7 |- M
风起于青萍之末。小小的“修车宝”让业界关注,是它孕育着“革命”的种子:开启汽修行业一种全新模式,首次以公里数为计价单位,一次性收取费用,后期“包修”。
* ]8 F) w3 y" p. o 先维护修理,再按价付费,这是汽修行业的通则。“修车宝”却反其道而行:一次性缴钱后,提供因自然磨损造成的500多个维修项目、500多种主要零部件以及1000种以上辅助零部件的“一揽子”包修服务,并承担超常规的维修质量保证责任。( b! U: B! e8 d
“修车宝”创始人高强说,一次性缴纳价款,就锁定了修理成本,即使实际修理花费远远大于缴费,也不再重复收费或加价收费。平均下来,每两年的用车费用,远低于目前的养护成本。
6 k) p E% N4 l$ F9 H8 |2 P 经济学上有个经典案例:当年殖民者从非洲贩运黑人奴隶到美洲,从非洲出发时按人头付费,结果途中大批黑人死亡。后来改为按到达美洲时的人头结算,结果黑人的死亡率大大降低。3 F4 E* k: L/ g1 X$ p# i
先服务,后付费,还是先付费,再服务,看似简单的位置变换,隐含的却是对服务业本质与效益再认识的大命题。+ b9 s: |- X6 u3 n& v* D' F0 m6 {( g
时代的步伐在前进,但类似“黑奴运输”的“坏制度”在今天仍然比比皆是。
* y& o. M5 m$ \3 [, }6 N 先修理后收费,使汽修行业中“没病乱修、小病大修、能换不修、能修强换”的乱象广受诟病。换不该换的零件,做不该做的项目,甚至为了多修多挣,个别修理店人为损坏车辆,维修服务商与车主彼此丧失信任,市场秩序严重失衡。0 m( m, }6 H- S" p, O" l3 ]
我们无须责怪那些修车工人。扭曲的制度下,要实现效益最大化,多修滥修、过度维修就成为工人们的必然选择,这正如先付费、后点人的“黑奴贩运”制度。而由此产生的畸高成本,则是车主居高不下的负担,顾客与4S店的信任丧失,以及市场秩序的严重扭曲。7 v* ?+ Z6 S9 S7 R5 t
金刚钻:汽车零部件生命周期表9 H5 j3 c" p& h
一个道理浅显,而且已被前人验证过的好制度,为什么一直没有大面积展开呢?
" V" Z2 O/ ^" ~) T! X* q/ O2 A5 Z; ` 关键在于成本控制。“先修车,后付费”的模式,无须投入任何“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简单易行,收费方包赚不赔。而先付费,后修车,则将收费方置于成本不可预知的危险境地。% z7 w. d# S- S" a+ O
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通过7年大数据积累的《汽车零部件生命周期概率表》、《汽车零部件BOM表》和《工具、设备、技术标准关联表》,是“修车宝”敢于推出“先修车后付费”的核心竞争力。
" |2 o1 T3 S4 W: n% C+ V, f 高强说,通过这三个文件,能精准计算出每个零部件的生命周期,从而锁定每辆车合理的收费价格;和国内外300多家汽车零部件厂商签订直供协议,用最低价格拿到优质零配件;在全国设立300多家爱马社维修点,实现全链条服务。
. ^; _' }' W3 m5 w# l* F1 A' \ 4S店为主的传统修车模式中,客户车坏了,4S店才挣钱,损坏越严重,4S店赚得就越多。这是一个很容易诱发人性“恶”的制度。而“修车宝”则是客户的车好了,公司才赚钱,车越好越健康,“修车宝”赚头就越大。这是引导人们向“善”的“好”制度。9 |: w( D1 j7 N w- v" t
按“修车宝”的说法,任何车辆,只要行驶里程在20万公里之内,均可根据需要购买修车宝,到期后还可以延续购买,直至达到30万公里。这一举施突破了汽车厂家保修极限,因自然磨损而损坏的几乎全部零部件,全部包含在“包修”清单中。
: E. B2 _' [/ O- }) G+ J5 Y! o* H 每次保养时,“修车宝”提前将可能发生的故障消除,并更换即将到达生命周期的零部件,确保车辆长期处于“健康”状态。这既降低了车主的养车成本,又增加了服务商的营业收入,还降低了尾气排放,延长了汽车寿命,是个多赢的结果。9 G' I1 Q {/ F+ d/ E
行业变局的大幕已经拉开
: }, x$ V1 o+ a+ P# ]! b; s 2015年初,交通运输部修订的国家标准《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实施。这意味着,长期独霸汽车维修市场的4S店模式已经走向末路。
% V; l6 r* \/ U% U, V 在技术信息和配件公开的情况下,此举必将对4S店形成冲击。在价格的竞争下,质优价廉的维修点,必将成为消费者的首选。一些4S店的从业人员,也开始谋求自己开店。行业变局的大幕已经拉开。
. o9 Z+ ?' x! L% T' W3 [8 _ 和垄断消融同步的,是来势更为汹涌的互联网。许多汽车维修企业主动“联姻”互联网,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网上修车、订单服务、上门保养等创新模式层出不穷。
/ P' q7 v! \. V S" O 巨变之下,制度的选择尤为重要。在“修车宝”工作车间,一些从原4S店跳槽的工人说,不用再挖空心思去给车主推销这清洗那保养了,重新找到了工作的尊严和信仰。5 c: _9 [/ y( _. j$ `/ z6 X/ Q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约有1.3亿辆汽车,平均车龄3.23年,有一半汽车进入维修保养集中期。预计2015年超过保修期的汽车数量约为6700万辆,占汽车保有量的比重为54%,市场主要集中在维修、养护等方面。( q) H( D, ?' O5 Z! H2 U- s
巨量的汽车,孕育着巨额的商机。汽车社会的到来,则将汽车维修变得和衣食住行一样,成为生活必需品。在这个格局巨变的时代,谁拥有好的制度设计与选择,谁拥有好的服务质量与价格,谁将在本轮竞争中抢先站上制高点。
7 W1 l4 g: m% a' K" ^9 F; |7 ?/ r6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