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社区广播台
      查看: 18132|回复: 3

      经常开车竟会引发过劳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12 08: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深圳36岁IT男猝死酒店马桶的消息,再次让“过劳死”这个话题重回公众的视野。对于有车一族来说,也不应该忽略这个问题。我国已经进入汽车的普及阶段,人们生活中的“过劳”也与汽车是密不可分。

      6 m' d& _7 z; e7 X( _1 J5 y

      QQ截图20150412085531.png
      % v/ h& c+ |. d0 J

      ' ?8 @9 K2 F$ X/ g" R  z

            事实上,过劳死在我们身边也越来越多。2011年4月上旬,相关调查表明“过劳死”威胁一线职工并向白领阶层蔓延。有统计显示,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我国每年过劳死亡的人数达60万人,越来越多的都市白领处于“亚健康”状态。


      6 \0 y; [5 R- I

            据统计,在30岁至50岁英年早逝的人群中;95.7%的人死于因过度疲劳引起的致命疾病。据北京一家调查机构对北京市的知识分子长达10年的健康状况追踪调查显示:北京市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从10年前的58.52岁降至53.34岁,比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北京市平均寿命75.73岁低22.39岁。在深圳,伴随着特区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当初的创业精英已有近3000人逝去,其逝世平均年龄为51.2岁,比北京知识分子平均寿命还低2.14岁,比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广东省平均寿命76.52岁低25.32岁。

      9 _; q" L3 \" O

            与此同时,茶哥提醒各位司机朋友,“过劳死”现象在司机群体中也属于高发,尤其是的士司机、货车司机、渣土车司机等,因过劳产生猝死的事情屡有发生。此外,业余司机也要引起警惕,由于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造成身体疲劳、亚健康等状态,在驾驶时容易引起疲劳,由于疲劳驾驶发生的不测,也与“过劳死”有间接的关系。

      QQ截图20150412085831.png
      & b1 H1 p1 Y2 R6 t* `

            出租车司机是“过劳死”的高发人群,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事例:

      ; J, Y1 L+ q# \; y* _. }

            2014年4月20日19时许,东莞东城主山小塘博宝马街9号出租屋内,湖北籍的士司机王先武在厕所死亡。警方已经初步排除他杀,对于死因,相熟出租车司机分析称:“估计是过度劳累致死”。“之前常听他说,想多挣点钱,因为儿子买房子,还差首付,所以就没日没夜拼命地干,每天至少要上12小时班。”而在王死亡之前,就刚好碰到倒班,连续上了24小时的班。

      ' n) j2 E8 a" y, @, p" B2 c& g


      % D1 d6 t7 p0 ^0 O$ X3 T) l& Z
            2013年3月9日早上,大连山东路路边出租车司机59岁的邹师傅被人发现猝死车内。
      * J5 d/ e4 m! [) i# `: a3 _
            2013年02月17日上午10时,在西安市凤城二路以东一小区外,一辆出租车停了好几个小时都没离去,后发现司机已死于出租车内。

      " `0 i0 F% p5 J9 f) V$ y6 m
            2013年02月14日(大年初五),上海一位在路边过夜的出租车司机在车内过世了。
      2 @, h  C: ?1 x$ q  o5 [" D
            2013年01月09日上午8点40分左右,47岁的成都出租车司机崔德宣载客行至成都领事馆路美领馆附近时,突然昏厥,仰倒在座位上,开始抽搐,数分钟后猝死。

      * h8 k' C6 f9 b, S$ D' R
      ……

      4 X2 k; {7 V  M2 n/ O: S" b( u* B( C

            有医学专家指出,相当一部分的哥的姐的共同健康隐患是:压力大,一日三餐不按时吃、熬夜、生活不规律,尤其是夜班的哥。

      ) g9 D2 [# I  H' A% j/ z" k* B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对400多名出租车司机和多家出租车公司调查的结果显示:出租车司机平均每月工作29.25天,每天平均工作13个小时,双班司机一天最长工作16小时至18小时,不但透支生命,客运安全也存在隐患。

      2 p" H9 v4 S& O# {1 z/ [9 g- @

            某“劳模的哥”说,许多的哥没有休息日,不按时吃饭,饭后就急忙赶着出车,一段时间后体形明显发生了变化,肚子起来了。现在出租车的活不好干,哪天的活跑得不好也上火,要是再抽烟、喝酒这么折腾,身体当然好不了。

      . _0 i! e+ n5 K

            那么,司机“过劳死”能否得到雇主的赔偿?我们来看看下面一个事例。


      4 `$ A$ ^- c! X" K3 Y( `

            2013年1月8日至10日,封丘县人李建独自驾车坚持从昆明行至目的地许昌。11日,李建在卸货时出现胸口发闷、发痛,全身没有力气的症状,许昌市中医院诊断李建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其经抢救无效死亡。随后,李建的妻子、母亲以及三个子女作为原告,将雇主朱京诉至法院。


      ! H$ J# [& a8 z

            封丘县法院审理后认为,李建一人驾驶货车从昆明到许昌,致使疲劳过度,被告朱京作为雇主,存有一定过错。不过,李建因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死亡,其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自身疾病,因此应当减轻雇主的赔偿责任,故判朱京承担事故60%的赔偿责任。最后,法院判决朱京赔偿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被抚养人生活费、精神抚慰金共计117957.14元。河南天坤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守军认为,朱京与李建存在雇佣关系,李建的死亡属于雇员工伤,按照法律规定,雇主应该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 F, R* l' A8 ~3 O* i: \

           《劳动法》第36、38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


        c3 z1 c9 w& c/ V+ J7 v

            第41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 m# }) }3 I6 A. f, k+ x. q, J

            除此之外,疲劳驾驶是引起有车一族“过劳死”的最大诱因,其危害程度不可小瞧。


      ) X, q% C$ r; e3 c8 ?

            驾驶疲劳,是指驾驶人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


      8 K: m8 f% W" i9 [2 g1 f: X8 J

            驾驶人睡眠质量差或不足,长时间驾驶车辆,容易出现疲劳。驾驶疲劳会影响到驾驶人的注意、感觉、知觉、思维、判断、意志、决定和运动等诸方面。疲劳后继续驾驶车辆,会感到困倦瞌睡,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判断能力下降,甚至出现精神恍惚或瞬间记忆消失,出现动作迟误或过早,操作停顿或修正时间不当等不安全因素,极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 R# L: d2 l- o& c, ~

            那么驾车多长时间算疲劳驾驶?《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第一、三款规定;“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任何人不得强迫、指使、纵容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


      0 g& e  y+ K6 c2 M

            那么,面对生活和身体的双重压力,司机们如何预防“过劳死”呢?


      9 n9 w( t# ?8 h4 C* V# L

            “过劳死”的前五位直接死因是:冠心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过劳死”是指在非生理的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正常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遭到破坏,体内疲劳蓄积并向过劳状态转移,使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加剧,进而出现致命的状态。

      # `$ E  [; U, ?  y

            其实很多时候,身会向我们发出信号,只是习惯了忙碌,忽视健康的我们已经麻木,没有重视起来这些可能挽救你生命的最后信号。以脑出血为例,尤其是高血压引发的脑出血,发病前你可能会感到头迷糊,脑袋发沉,不清醒,头上就像扣了一顶帽子一样,再严重可以表现为眩晕,甚至恶心,呕吐。还有,大多数的心肌梗死在发病前一周都有心绞痛的表现,只要我们关注自己的身体是能够发现这些不对劲的,比如你过去一次只疼几分钟,现在疼半个小时,你还不去医院,可能过不了几天你可能就会急性心梗发作。


      8 O' U8 |% a8 ?: G

            当然,除了以上两种疾病,当你感到身体某一处偶然感到不适,不要紧张;如果这种症状持续时间长,不能缓解,那就应该到医院就诊了。

      , e9 A' S) Q' a! ~

            此外,“过劳死”隐蔽性较强,先兆不明显。但对于司机而言,“过劳”的这十大信号要警惕。


      5 K$ L: j. U$ x( G6 [

         1.经常感到疲倦,忘性大,注意力不集中;

         2.肩部和颈部发木发僵;

         3.因为疲劳和苦闷失眠;

         4.经常头痛和胸闷;

         5.有高血压、糖尿病;

         6.体重突然变化大,出现“将军肚”;

         7.经常不吃早饭或吃饭时间不固定;

         8.一天吸烟30枝以上;

         9.一天工作10小时以上,夜班多,工作时间无规律;

           10.睡觉时间越来越短,醒来也不解乏。


      ' M3 [, `8 L  N0 ^' s' k

            六种方法远离过劳死:


      " S# g; d9 F: B  D% h

        1. 维生素,复合补给,疲劳时补点钾。

         2. 保持心情舒畅,调节生活,多与人沟通;

         3. 坚持至少每年做一次体检;

         4. 学会分时段小睡,缓解疲劳;

         5. 适当的运动,练习快步走,提升自己抵抗疲劳的能力;

         6. 维持体重,不仅仅是减肥。

      6 O6 g+ m8 o5 W$ s  I& C: k
      发表于 2015-4-12 09: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开车是个辛苦的差事,尤其是长途开车
      发表于 2015-4-12 11: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开车精力很集中,很累人啊
      发表于 2015-4-12 16: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弱势群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