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2 O$ W5 k8 E- p6 R/ A
[导读]在每一款车火爆的背后,TA到底承受着多大的压力..." ~, H/ n& y' Q9 F( T; u/ [
近日,由于商务政策和车型过少等问题,多个汽车品牌经销商出现严重亏损并提出向厂商要求额外补助一事,针对这一事件小编做出几点分析: 9 ^# X. t+ p: g$ Z
1、目标销量太高 2014年中国汽车市场产销之间的比例失衡是成为此次事件爆发的主要导火索,据了解,现在的汽车产能约为每年4000万辆,而2014年我国汽车销量仅为2349.19万辆,产销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由于厂商压库严重,车企只能抬高销量逼迫经销商去完成销量。
+ q) r0 ^' w* Z. H: Q 由于厂商制定年销量计划时缺乏慎重考虑,再加上车市竞争激烈,导致经销商压力与日俱增,也希望厂商对制定年销量时能慎重考虑,福特汽车的经销商在2015年恐怕是凶多吉少啊
+ w8 \7 i9 C* V
2、车型较少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沃尔沃和大众进口车,据悉,大众进口车型仅有途锐、尚酷和甲壳虫三款。2015年市场角逐愈加激烈,大众进口车又没有新车型刺激市场,年计划“10万辆”就像痴人说梦一般,2015年,大众经销商纷纷表示对进口车销量并不看好。 沃尔沃方面已经主动向旗下经销商发出补贴,相比大众要爽快的多。 * ?2 y& J; n4 i8 W, n* L
3、拔苗助长中国市场 近十年来,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快速增长,导致各国汽车制造商逐步依赖中国市场,为迎合中国市场甚至不惜牺牲自身定位,打造更多符合中国人用车习惯的车型,但是市场就2300万辆这么大,各大品牌都制定像福特400万辆那样的年销量,试问哪来这么多人买车呢?
2 R, i- S5 F/ g5 f! O) a a5 G* ?$ x
总结: 希望在2015年车企能摆正心态,针对市场做出更合理的销量计划,给经销商们减减压,观致汽车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训。
7 E A H4 X/ L5 b D) ] \
: A, q* J; ~4 _0 B9 X$ r8 |! |. e4 }9 l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