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人被热心市民送上警车。
( w3 T! ]' f! y2 f+ Z- [ 杨医生回忆当时的情形。记者李志华摄% [; R/ k! Y; a
获救老人:多亏了好心人,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j4 ~7 } p' W! b( ^
还有一位老人街头摔倒被扶起,他感慨石家庄真是爱心城
- e3 Q( u9 v, O. I$ A V6 Q “有人晕倒啦!”2013年12月30日,石家庄市5路公交车上,一位七八十岁的老太太突然晕倒,引发了一场爱心接力。有人帮她解开衣服,有人打开车窗,有人拿出速效救心丸,有人掐人中、号脉、喂药,还有人报警、联系家人,大家都同意公交车直接开往医院……老人脱离危险后万分感激,“要不是大家帮我,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 R/ d. K7 P; _5 ^6 G1 D0 T$ Z 公交车上
2 ^) k9 `3 L4 _& |" h5 o$ T
8 _/ n- \9 v4 R9 b9 s 老人穿太多晕倒了4 N: F( L0 r; g, }3 Q
“有人晕倒啦!” 5路公交车上,一位七八十岁的老太太站立不稳,身子一软,瘫倒在旁边一名女乘客的身上,那名女士顺势扶住了老太太。坐在旁边的杨秀敏赶忙站起来,帮忙把老太太扶到座位上。* O/ K! w* ^4 D, J6 f7 \0 K9 V
此时是2013年12月30日11时许,5路车正在平安大街行驶。这是辆空调车,车内温度较高,乘客也很多,非常拥挤。杨秀敏发现老太太穿得很厚,身上还斜挎着一把二胡。她要给老太太拿下二胡,可老人家还有些意识,说了句“不摘”。“不要命啦?”杨秀敏有些着急,边说着边把绑二胡的带子绕过老人的头,迅速把二胡取了下来,随手摘下老人的帽子,拉开了她羽绒服的拉链。其他几名乘客,也七手八脚地过来帮忙。
% O: @( N' C, I 公交车正好行驶到一个路口,前面是红灯。司机徐亚丽刹车,来到车厢中部。她看到老人眼睛还睁着,就问需要打120吗,但老人没说话。徐亚丽请乘客帮忙打开公交车的窗户,又跑回驾驶位上继续开车。
8 a: z0 h& g+ S9 j0 N. \( r 给老人服下救心丸
- l% \- d% _+ p6 q! o 短短几秒钟的工夫,杨秀敏眼看着老太太脑袋一耷拉,脸色霎时变得惨白,嘴巴周围成了青色,一动不动了。学医的杨秀敏摸了摸老人的脉搏,非常微弱,掐人中穴,也没有什么作用。正着急时,一个声音传来:“我这儿有速效救心丸!”原来,当时扶住老太太的那名女士,因病刚出院不久,身上正好带着速效救心丸,赶紧掏了出来。可是,老太太的嘴紧闭着,杨秀敏怎么使劲儿也掰不开。试了好几次,终于给老太太喂进去了。大家又把老太太移到离空调出风口远一些的地方。8 D6 P. ? ^, ^ |6 H. w; H
大家稍稍松了一口气,有乘客喊:“直接开到省二院吧!”其他乘客纷纷附和表示同意。司机徐亚丽很感激乘客们的配合,但前面堵车严重,车行驶得非常缓慢。“打120吧!”又有乘客说。可道路堵成这样,120也过不来!“打110吧,警车也许快些!”话音刚落,早有手快的乘客拨打了报警电话。
4 K$ d3 W$ c1 i( c5 o 李龙涛说,帮助晕倒老人,这点事儿不值一提!4 W9 n/ @6 H7 k7 j! t4 D
好心人把老人送到了家。
& w! i1 ?" |6 s- g 下车以后3 a$ Y) p4 c4 L! K9 i& k
i0 b0 G6 _5 @4 K
他们把老人送回家
# J x, e- h; G) \" D 老太太的脸色渐渐好些了。十来分钟后,老太太醒了过来,说自己家住在省二院附近,并说出了女儿的手机号码。杨秀敏拨打电话,老太太的女儿说马上赶过来。7 l0 V) K$ W! q) |0 t
老人不停地出汗,杨秀敏一直给她擦汗,一包纸巾都用完了。可老人清醒没多久,再次昏了过去。杨秀敏几乎摸不到老人的脉搏了,急得大声问道:“车上有大夫吗?”一个小伙子听到喊声,从车厢尾部走了过来。他叫李龙涛,是名医生。李龙涛摸了摸老人的脉搏,脉搏有点快,但并无大碍。
0 a" @1 m# b# p6 p2 Z6 Y) M 公交车行驶到军械工程学院门口时,省二院警务站的警车赶到了。杨秀敏和李龙涛架着老人,提着老人的东西,一起上了警车。或许是呼吸到了车外的新鲜空气,老人渐渐缓过来了,表示不用去医院,想直接回家。杨秀敏、李龙涛和民警一起,把老人扶上3楼,等老人的女儿到了,才放心离开。
! Z+ t; Y6 k8 J+ a 老人讲述8 c) R. o" W( p- o- O4 c9 S& {
3 P1 k$ J& \5 [ e 多亏了好心人施救, E- G8 d+ E5 z3 t3 l
公交车上晕倒的老人名叫宋秀文,78岁高龄。昨天上午,记者在东三庄小区见到了老人,那次晕倒后,她住到了女儿家。) _2 {( D& ?6 ^! L
那天,宋秀文在朋友家住了几天,坐5路车回自己家。因为东西太多,她把能穿的都穿到了身上,棉裤、毛衣、外套、羽绒服,还戴了顶帽子。手拎着两个包,身上斜挎着二胡。上车后就感觉胸口很闷,后来就晕倒了。
6 p! x5 F8 e2 |# W7 w “多亏了那些好心人,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宋秀文老人说,当时杨秀敏、李龙涛和民警把自己送回家,连口水都没喝就走了,她非常过意不去。再三追问下,两人才留下了姓名和工作单位。“我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他们,就给咱报社打了电话。”她希望能找到这两名好心人。
$ y$ N6 T' l. A7 w- `! A5 J* f 好人心声' C. B. x# d- Z
" v1 P, S- s9 E8 T" T; Z 应该做的,不值一提!
/ ]; `5 M' k( t" _0 ~2 W) `+ O9 Y 根据宋秀文女儿的通话记录,记者昨天上午联系到了杨秀敏,来到她的工作单位——新华爱民口腔诊所。巧的是,昨天正好是她51岁生日。“这是人人都该做的,真的没什么!”杨秀敏说,她在诊所放射室工作,懂得基本的医学知识。/ d8 v0 `- o- P. Y5 q( d5 i7 |
另一名好心人李龙涛,在石家庄现代中医血液肾病医院工作。记者昨天下午在谈固西街见到了李龙涛。那天,李龙涛和妻子、3岁的儿子坐公交车去省二院,他们在后排,起初隐约听到前边出了什么事,但没听清。后来听到有人问谁是医生,就赶紧挤到前面去了。“咱就是干这个的,没啥,不值一提!”他见老人并无家人跟随,就和杨秀敏一起,把老人送回家。老人家里正好有听诊器,他又给老人听了听,发现没什么事了。记者苗静
3 J! y/ ?' ?( K 相关新闻5 g* c" W0 ` g' t$ k& J
1 O) ]5 T, r9 j/ A- b9 s. ^
“我摔倒有人扶,石家庄好人多”1 R2 {# X- J+ ?1 g2 }6 ?+ Z+ q
80岁的晚报读者杨大爷昨日打来电话,夸赞石家庄是座爱心城,同时想通过晚报向前两天向他伸出援手的陌生人表示感谢。
( ~% }$ }$ e9 e! o3 U 昨日上午,省会80岁的杨大爷给本报打来电话。“我是晚报的忠实读者,以前经常在报上看到省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好人好事,以前没遇到,但前两天真让我赶上了。”据杨大爷介绍,事情就发生在2013年12月29日。那天,在中华大街与和平路交叉口准备乘坐公交车。“当时看到车来了,我拎着买的菜紧赶了两步,一不小心在站台上绊了一跤。这时,一位30来岁的姑娘伸手扶住了我,把我拉起来,搀扶着我上了车。”可等杨大爷扶我上车坐好,这位姑娘却转头下车了,原来人家是等别的车的。8 ~- |2 n# B- X$ r
这件事让杨大爷感慨良多。“人们都说老人倒了大家不敢扶,可我刚摔倒,这姑娘就冲了上来。没有一丝犹豫。”杨大爷说,“石家庄不愧爱心城的名号,石家庄人真的热心,赞!
- _ I) P M: u! r# T5 G
, i E2 M. K, s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