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新手上路 于 2014-10-21 15:23 编辑
9 I* V6 W4 [8 j$ @" f2 ~$ G$ v' L. {
6 Q" u7 Z0 M" K9 |3 o1 O& n- J 10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决定自10月17日24时起下调国内成品油最高零售限价。业内人士指出,此次油价下调创下了年内国内成品油价格最大跌幅,也是国内首个成品油价“六连跌”。随着油价走低,将利好运输物流行业,私家车主也将受益。而受到近期国际油价走势影响,预计下一轮调价窗口油价仍将继续下调,或将迎来“七连跌”。6 k2 b6 B8 x7 ]0 |" ?3 X# d
% K+ v9 Z8 y( J" D: O1 w. P( \2 y 分析 多数省份93号汽油步入“六元时代”8 n8 C F! U' y: d0 T+ E
8 m* Y* ?5 |1 {9 i0 S 国际油价在6月份创出年内新高之后,迅速转身,并步入长达四个月的下行通道。自7月初以来,受到全球石油供给增加以及经济预期降低导致需求前景疲软影响,国际油价持续走跌。截至10月17日,欧洲基准原油布伦特期货价格相比6月份的年内高点下跌超过30美元/桶,跌幅达26%,作为国内成品油调价依据的布伦特现货价格同期内同样重挫27.7%。
) B$ b; ~( c# }9 O E$ u. \! s4 B5 h. B# z' ~6 `9 {: `1 S3 R5 U* A
中宇资讯首席分析师王金涛分析,从主要影响因素来看,经济疲软导致的供大于求以及美元的走高成为压制油价的主要原因。而在布伦特价格跌破90美元大关之后,包括沙特、俄罗斯在内的大多数产油国都很难维持收支平衡,沙特为了抢夺市场,开始下调对消费国的原油官方售价。
+ P0 ~8 t% f+ h8 z/ n, s5 x& W
% q8 C- [- I. ? 10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决定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300元和290元,折合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分别降低0.22元和0.25元,成为本年最大跌幅。8 v1 f1 n1 {: b; N. i5 O
1 P7 a c* }1 }+ I% y' T7 V
此次调价之前,国内成品油市场已经连续五次最高零售限价的下调。据中宇资讯数据统计,7月22日以来,汽油零限价累计下调780元/吨,柴油累计下调750元/吨。随着本次“六连跌”落定,国内汽油零限价累计下调幅度达到1080元/吨,柴油累计下调幅度达到1040元/吨,全国约66%的省份的93号汽油步入“六元时代”。7 @% m$ n7 G& q3 G) |7 h2 ~
5 r) H. L! w; S ] 影响7 o- B f4 i7 z3 \* @) T9 ^8 H
) |! |# P. P6 N$ ^7 z9 ]- n
物流运输成本累计减少3000元5 F4 a* M% r3 R
' ?! a/ H& v0 u. U 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刘芸表示,成品油价格下滑,对于以油品为主要生产资料的物流企业、出租车以及私家车而言,势必会减少其油耗成本。预计部分地区的燃油附加费或有微幅调整。8 f# g+ u0 Y! I+ J2 w" ^4 r
! }( |0 ^& R) u# @ Z 据中宇资讯分析师张永浩测算,以本次汽油下调300元/吨、柴油下调290元/吨计算,本次调价跌幅均值3.37%,将直接拉低CPI指数0.029个百分点。成品油“六连跌”对于社会物价的传导影响正在逐步显效,实体经济疲软大环境下,国内部分地区9月CPI创出近年最低,通胀压力逐步转为通缩预期。0 W+ z+ C2 L/ o" p0 B1 ?* e
9 k" `& `9 u; m8 q 而以本次柴油价格下调290元/吨测算,本轮成品油调价将影响企业在下轮调价节点来临前减少1.80%的运输成本,进而减少1.17%的物流成本。以载重50吨的卡车为例,重载行驶百公里油耗在40L左右,月跑10000公里,月度油耗成本将减少986元左右。私家车方面,月跑2000公里、百公里耗8个油的车型,调价后私家车主每月将减少37元左右的用油成本。' h3 q; G' C6 [* m
7 R* a8 ?% `: W$ y 综合“六连跌”累积幅度测算可得,汽柴油下调幅度分别达到1080、1040元/吨,以目前价位水平看,总计利好企业减少6.45%的运输成本,进而降低4.20%的运输成本。重卡月度油耗成本累记下降3537元,而私家车月度油耗降低132元左右。
* ?: z! `8 }, r" J( V
# y9 V$ y5 w8 _9 I! I 背景: x; W6 \2 E7 C: h
3 H. |" d. }' ^5 I1 y 近年成品油定价机制演变* B9 _1 [/ [) [# V
0 l. }, v* n7 H- Y! \. { 中宇资讯分析师孙雪君介绍,2008年11月国家综合考虑油价等因素后,拟定推出新的成品油定价方案,实行汽柴油的最高零售限价。最终2009年5月份国家发改委发布《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办法规定,当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现货价格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均价涨幅或跌幅超过4%时,就可以考虑对国内成品油最高零售价格进行调整。& Q% A0 {* C' Q; J! A
4 D1 r: S( E/ y0 m& f6 j4 J' @8 {* ~
这种定价机制从试行至推出的近四年时间里,成品油零售限价共经历了23次调整。而这23次调整过程中连跌连涨局面仅出现过两次:2010年10月26日至2011年4月7日成品油市场经历了“四连涨”,其中汽油累计上调1390元/吨,柴油累计上调1270元/吨;2012年5月10日至7月11日经历成品油“三连跌”,其中汽油累计下调1280元/吨,柴油累计下调1225元/吨。原定价机制运行期间,成品油零售价格调整时间跨度较大,调价幅度普遍偏大,整体“涨多跌少”。
( P8 i$ V8 { I
5 O; L. R0 ?9 O3 C7 O 自2013年3月27日执行新调整后的定价机制以来,经历了15跌11涨,另12次调价搁浅,共38轮计价周期。而历次调价大多维持“一涨一跌”交替调整局面,仅2013年7月20日至9月14日出现过“三连涨”,其中汽油累计上涨650元/吨,柴油累计上涨620元/吨;2013年9月30日至11月15日经历“三连跌”局面,其中汽油累计下调480元/吨,柴油累计下调465元/吨。, F2 t% Q2 J! j1 v2 e" Y+ s
, U1 H* {5 j) {0 A, d6 v: }# {, @ 2014年7月22日以来,成品油市场经历连续的“六次下调”,其中汽油零售限价累计下调幅度为1080元/吨,柴油累计下调幅度为1040元/吨。此次成品油“六连跌”不仅为新定价机制执行以来首次,也将成为国内零售价格执行以来首度“六连跌”。
) s6 | p/ V9 [% {0 a0 T+ `( t5 R9 h! @/ U* o8 v, F l
据中宇资讯预测,下一轮成品油调价预期仍偏下行,假如国际原油维持当前的价格,10个工作日后,国内成品油零售价又将迎来下调。一旦“七连跌”落实的话,则全国93号汽油料将全面回归6元时代。+ Z$ \0 g/ }) t- M; m* I( }( |* i' Z
; d" ^# K, R+ W2 C* w
■国际8 A6 A5 K8 f3 O# r$ G
: c, e5 F" ?+ D/ P5 c8 P 油价下跌深度影响俄罗斯经济. e5 b2 U$ [, x! Y" |" _- o# z! a
$ @2 ]' J& q/ c+ _( J( i
三季度以来,原油市场利空消息呈现一边倒的趋势,国际油价也在诸多负面因素影响下持续走低。对于能源出口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一半以上的俄罗斯来说,油价继续维持下跌势头,无疑让俄罗斯经济雪上加霜。9 q" h4 d" }! a8 D3 e7 I
* s: E7 Q6 Q: p( U 俄罗斯财政部长期战略规划司司长马克西姆·奥列什金认为,总的来讲,目前价格下行的态势是结构性的。过去10年中,石油生产投资呈现爆发式增长。由于市场供给过高,那么价格的下跌就是必然的。油价在短时间内将很难重新站上100美元/桶高位。
: x' @- Y& R2 W+ S% R/ P5 X' W
$ X7 F8 J# r" ^- x 据悉,今年6月底,全球影响力最大的基准原油——布伦特原油(Brent)和美国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WTI)的价格曾达到年内高点,分别为114.81美元/桶和107.26美元/桶。而至10月初,Brent和WTI已经分别大幅下挫24.37%和19.52%,Brent跌至近两年来的低点,WTI也一度跌破90美元/桶。三季度Brent和WTI均价分别为103.46美元/桶和97.24美元/桶,较上季度分别下跌5.74%和5.57%。7 D; u; u& b% A
' }8 i) e5 e9 a! r9 [+ u2 [1 O
业内人士指出,此轮油价的下跌,预示着原油市场已经进入新的下跌周期。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虽已基本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全球经济增长疲弱尤其是主要石油进口国经济面临下行风险,导致石油需求下降,同时石油的产量不降反升,导致石油市场供大于求,进而拖累国际油价进入下行通道。
! [4 N, Z* A2 n# C4 A6 N# H [: U6 T6 d
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6月份以来,卢布汇率一直面临严峻下行压力,目前卢布对美元汇率累计下跌14%,成为全球表现最差的货币。( S$ l. i: ]7 y. K1 l
( p) y: d! C! M* }
对于影响俄罗斯经济命脉的石油价格,虽然短期来看,石油供应超过需求的局面尚未结束,国际油价仍可能有下行的空间。但市场人士认为,从中长期来看,OPEC各成员国出于对本国财政收入的考虑,作出减产决定的可能性较大。此外,冬季作为原油需求的旺季,将有利于提振油价。
% K3 S/ X$ x1 `$ g+ I* v P. ?# T: t; }3 \, M#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