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帖最后由 冰丶影 于 2014-8-11 09:45 编辑 ; C* b2 m; d' Z( m' q, @7 d" X1 l/ c, a" r/ s" J1 E
 同感共苦,肝胆想照,这是好兄弟之间兄弟情深的表现。
 2 L5 Q! L7 C* g4 `; z% s! H  [    “多亏了他们帮我,救了我们爷几个的命,又帮我把船捞上来,我太谢谢他们了。”胡洪柱想起那天“救命救船”的恩人们,心里依然有着说不完的感谢。胡洪柱是黄骅市南排河镇后唐家堡人,今年62岁,一辈子守着大海靠打渔为生,虽然习惯了风浪里的生活,但是那日的遇险依旧让他心有余悸。
 & u5 l" A+ \. z    当天参与救人的杨付新、胡金庆、王世峰和王建。通讯员魏亚楠/摄( w) z. d/ K! }$ ?5 ^+ j
 突遇七级大风,船体触礁! b$ B$ x: d, [  {
 胡洪柱回忆起4月9日下午那场海难。“本来报着没有大风,不想突然就刮起来了。”胡洪说,“风浪很大,船摇摆得很厉害,我们一看天气不对,赶紧往回赶。”0 X+ i, A5 z$ e$ P3 }* X4 p) \
 行驶了一段时间后,胡洪柱突然发现机舱里有积水。船肯定是触礁漏水了,他赶紧找来对讲机喊话求援,不想对讲机进水也失灵了。
 # Q1 x8 e1 _6 n6 k! o0 k) b    当时除了胡洪柱之外,胡洪柱的儿子和一个伙计也都在船上,三个人有些慌了。水不断从船底进入船内,一个个的浪头打上船来,水便进的更多了。“当时已经感觉到船慢慢在下沉,而且下沉的速度越来越快。”胡洪柱说,“最多坚持半个小时船也就沉了。”
 ' H# B5 `( z( q. n! [+ M& C1 C& `    三个人赶紧出去看看周围有没有过往的船,过了几分钟,终于远远看见后面有船驶了过来,三个人一齐挥手大声喊话求援,“人家估计是看见我们了,加快了速度往这边赶。”胡洪柱说,“看见有船来了,船上的三人都看见了希望。”0 R3 o# P7 \/ m6 l
 救命的“及时雨”! ~& b. Z; A7 q& ?  S" Q3 l
 “当时离着有百十来米远,海上弥漫着浓浓的雾气,也看不太清。”南排河镇排河村的王建说,“隐约感觉前面好像出事了,赶紧加速往前赶。”$ i8 b2 \: P3 H8 C* J; F+ I6 r
 等到王建赶到的时候,胡洪柱的船已经只剩下驾驶室漏在外面了。“当时我的船还拖着我们村的一条坏船。”王建说,“那会儿浪头有2、3米高,我的船是木壳船,当时靠梆特别危险,一不小心就可能造成船体磕碰,后果无法预测。”
 ( X/ s7 }6 t7 o# o  Y; s7 e: c2 [5 Z    王建凭借着多年驾驶经验,根据浪头的前后移动,经过多次倒车挂车,第一次靠梆成功了。“当时爷俩想把船上的货物弄过来。”王建说,“但是风浪太大,靠梆时间只能1、2分钟,货物被浪头打走了,人也没有过来。”于是王建又进行了第二次靠梆,这边蹦那边拽,几个人总算过来了,王建便赶紧驾着船离开了。
 ' V; a% Q* m) S  F    其实王建的木壳船只能抵御6级的风力,而当天的风力已经达到7级,加上后面拖着一条船,危险程度可想而知。“有人必须救,海堡的渔民看见了都会这么做的。”王建笑着说。! ?0 D; G# B; k4 U) U
 “三兄弟”夜里摸黑拖船
 0 `* R# w. o, K, w3 h7 D  m" a& ]    得知胡洪柱的船还在海上,当晚9点,后唐家堡的三位兄弟——杨付新、胡金庆、王世峰二话没说便驾船出海拖船去了,当时他们已经3天3夜没有合过眼了。
 " N9 L+ P9 q% o* W8 Z( k  w0 X    “我们渔民,以船为家,没有渔船就无以养家。”杨付新说,“不赶紧去的话,一晚上木壳船也就被浪头打散了。所以夜里一涨潮,我们就起船去拖了。”
 % x' K' ]# P+ H, C9 x4 ^# N' G    夜里的海上黑压压一片,浪头使劲儿拍打着船体,渔船在波涛中上下颠簸得厉害。“我在海上20多年,那天的风浪还是第一次见。”杨付新说,“人在船上,半条命在鬼门关,脑子里的弦一刻也不敢放松。”% P$ N+ E7 W: }7 b3 M& i: y: h" k
 当杨付新他们驾着各自的船赶到事发地时,胡洪柱的船已经沉了,只剩下桅杆露在水面上。“风浪太大,我们的船不能靠近。只能趴在船上打捞沉船的缆绳拽船。”杨付新说,“人一不小心掉下去,肯定是找不到了。”
 $ c/ m$ g# @9 Y    从夜里9点一直持续到凌晨2点,三条船在风浪里坚持了5个小时,终于成功拖住了沉船,三条船你拽着我我拽着你,小心翼翼地驶了回来。杨付新说:“船拖回来了,我们心里都高兴,睡觉也睡得踏实。”5 T* Z3 u$ Q0 m4 i! ^5 c
 在茫茫大海上,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渔民兄弟一家亲,正是因为这样一群无私淳朴的渔民兄弟,才有了今天口口相传的互助佳话。/ t# l8 `7 Z/ T0 `* Q* p
 ' y- m$ {; b8 |* S- w
 # Y" H6 F6 K  u1 X  F! _  a
 
 & X" D& z; D% B4 w* r! e( `( U& G, `: ^' \7 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