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万张床位和150.83万老年人
* c% y, _4 ?5 h( D床位缺口达1.3万张
, C4 C* ? X6 q1 H5 U 数据显示,到2013年底,石家庄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150.83万人,占全部人口的15.9%,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达到20.87万人,失能老人2.1万人(民政局数据)。市区老年人口为41.37万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的27.0%。
$ `! h9 r' r' R4 E' M6 ^& Q, P0 { 目前,石家庄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初步建立了居家、社区、农村互助、机构养老基本框架。据统计,石家庄现有养老机构177家,拥有床位3.2万张,其中公办养老院69 家,拥有床位1.26万张,主要分布在辖区各县,以收住农村五保户、孤寡老人为主。全市有各类民营养老院108家,拥有床位1.9万张,主要是老年公寓。其中市区43家,养老床位7049张。全部养老床位占老年人口的2.0%,远低于发达国家5%—7%的比例。“按照入住养老机构意愿3%计算(市民政局2010年调查数据),需要养老床位4.5万张,总体有1.3万张的缺口。其中市区需1.2万张,缺口为0.5万张。”石家庄调查队有关专家说。' e( D6 R5 l0 J' Y; ^
入住调查:
- n* f. @. m. [1 j/ [ 9家养老机构平均入住率63.6%均存在床位空置现象6 n4 ?3 ?! H" n2 ~" ]
目前,省会公办公营的养老机构仅有民政厅所属省优抚医院(省直老年公寓主体已于2013年建成,尚未开业)、石家庄市老年公寓(2013年8月开业,为石家庄示范性老年公寓)。公办民营1家(长安社区老年公寓),其他主要是民营养老机构。本次共调查养老机构9家,包括省优抚医院老年养护中心、石家庄市老年公寓2家公办机构。抽选民营养老院7家。1 G5 ~# z0 g* C3 m: Z) e
调查的养老机构均存在床位空置现象,表明现有养老机构供应品质尚未满足不同层次老人需要的标准,同时存在传统养老观念的影响。调查显示,9家养老机构共有养老床位2692张,入住老人1712人,入住率63.6%,均未住满。省优抚医院入住率达到94.7%,石家庄市老年公寓试运营期间未全面开放。7家民营养老院由于收费档次和条件的差异,入住率最高的达95%(留营老年公寓),最低的53.3%(祥和老年公寓),平均入住率66.2%。住单人间者仅是小部分,在所调查的养老院中,仅占入住老人的7.6%。
0 b( h1 c7 p: ]4 h! r, j5 t0 Q生存现状:
" ?; ^5 O# ]2 U( c. I 经营方式以“医养结合”为主普遍处于勉强维持状态, s0 @, J( i5 F! t" W0 a
“所有养老机构都本着‘医养结合’的经营原则经营,自有或与卫生部门有着紧密联系。”据石家庄调查队有关专家介绍,一般能满足人住老人日常医护的需要。
# H: O i* Z+ s 养老机构的日常运营主要以经营收入为主,基本处于微利和持平状态,其中微利的有2家,正常运营的留营老年公寓2013年盈利6万元,枫叶老年公寓由于去年扩建部分房间造成亏损,另外5家(包括2家公办机构)表示持平。总体资金状况呈现“勉强维持,比较紧张”状态。, p% L! U" e- Q9 s
存在问题:& c3 l {8 ~$ @& I/ k9 D0 ^2 r
六个老人一名护理人员但护理人员招聘难9 h9 { p" N6 J; e
“养老机构面临的最主要的困难是招聘护理人员难。”石家庄调查队有关专家介绍。据枫叶老年公寓的刘素英院长反映,养老院从开张到现在,始终面临着护理人员短缺的问题。 J* H8 }2 X! k& X2 U
所调查的9家养老院共有护理人员315人,平均每人负担5.4人。民营机构护理人员参差不齐,枫叶、留营、祥和达到持有证书的达到8成以上,最低的不足3成,显示专业护理人员缺口较大。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负责人反映,护理人员多数是山区、农村妇女,年龄大都四十七八岁,文化程度低。 M2 d: v( t* \3 ?, u5 X
资金紧张、租赁场地不稳定也是共性问题" |8 A) U! m2 J
此外,资金紧张也是多数民营养老机构的共同话题。所调查的7家民营养老院中,有5家反映资金紧张。紧张原因一是物价上涨,老人生活成本开支上升过快;其次是收费标准低,第三是场地租金高,而且租赁养老机构经营地址不稳定。+ ^8 r5 w2 ?* G/ W4 j
“场地租赁和护理人员工资是养老机构的主要成本。”石家庄调查队有关专家说。除流动成本外,在设施、人员成本中,场地租赁和护理人员工资占硬性成本的比重最大,除祥和(租赁成本达560万元,含3家分支及医院部分,建筑体量大)、市老年公寓(2013年建,新购设施数额大)以外,护理人员工资支出占硬性成本开支的50%以上。其次是租赁成本,除祥和、仁爱老人院以外的其他5家民营机构租赁场地开支占硬性成本的23.4%,是硬性成本的第二大开支。
' |+ N4 v: d3 p0 T% T未来展望:+ |5 s' l+ R; Z7 p
养老机构发展如何跟上老龄化速度?
2 l, _; D* f) W2 {% B" ` 由于养老行业投入大、收益率低、回报期长,社会资金进入养老领域的积极性不高。多数进入养老行业的经营者起步低,硬件条件普遍不高,提升余地小。不过,民营养老机构普遍看好远景,多数民营养老机构有扩充意愿。夕阳红、仁爱、留营老年公寓有扩大规模的计划。未来扩大规模时,主要困难是资金来源和土地限制。建议相关部门降低养老机构融资门槛。给予民营养老机构财政、信贷资金支持。. p0 x; d! _. P, n( |' e- w1 G8 b
此外,专家建议出台专门养老用地政策,鼓励社会资金按示范性老年公寓标准建设养老机构。“当然,建立护工培养机制也刻不容缓。”石家庄调查队有关专家建议,由政府组织或补贴社会培训机构免费培训护理人员,提高护理人员素质,通过发布工资指导标准和建立保险机制提高护理人员工作地位,鼓励更多的人从事养老事业。! e1 X) o; d X7 `8 ^1 L+ ]
都是哪些人入住养老机构?老人住得怎么样?近日,石家庄调查队通过对入住石家庄市养老机构的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深入的分析,剖析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就老人入住养老机构后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 ]! {; H9 O' H5 y- i6 a 六成以上为失能老人大多有三个以上子女
8 e& o1 z" \9 L( N" s R4 O 调查显示,各养老机构入住老人均以失能老人为主,个别机构达到80%以上,总体失能老人占入住老人的六成以上。根据养老机构给出数据,以及实地调查发现,入住老人以女性居多,9家机构女性所占总比例为55.5%,特别是自理、半自理老人中女性比例更大,样本中女性基本占到近四分之三。“养老机构以75岁以上的老人入住为主。”石家庄调查队有关专家介绍,本次调查样本平均年龄为77.4周岁,样本年龄从60周岁到97周岁,主要集中在70-85周岁,特别是75-79周岁,有13人,占总样本的30.2%。被调查者中,以丧偶者居多,有31人,占到总数的72.1%,25.6%的老人是已婚有配偶,其中多数是一人生活不能自理,另一方照顾老伴比较吃力,就选择同时入住养老机构。一般如果老伴健在,且能相互照顾的老年家庭,很少入住养老机构,选择居家养老。4 x( w; J% p q7 Q% W8 p: l
月入多在二三千元四成退休前是工人
3 i& u( j* s) }# i 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月收入多在两三千元。在被调查的老人中,收入在2000-3000元的居多,有20人,占被调查总数的46.5%;5000-7000元的最少,有1人,占2.3%。被调查的入住老人退休前为工人的所占比例最大,占样本总数的近四成,其次为专业技术人员,约占两成,再次为公务员、企业管理人员、无业人员。
f9 W$ {- H, ?/ q2 _4 ?# Z 样本入住老人养老费用八成以上靠离退休工资,其余主要靠子女供养。养老费用次要来源中,主要是离退休工资不足的,由子女补足。低保、养老保险、房租等作为养老费用的补充部分,体现出养老费用日益多元化。老人虽说对吃、穿、住、行的开支较小,但医药类消费较高,因此有34.9%老人希望降低养老机构收费,减少老人的经济压力。
% K2 i' } E5 E, l7 k老人为避孤独入住养老机构/ r7 j* R1 X: {; `
选择养老机构养老的老人,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 K3 O5 h& {- r5 ]9 t9 F2 m( ] 77.4%的样本中入住老人的最主要原因是家中无人照顾。养老机构入住老人相对年龄偏大,所选9家养老机构入住老人平均年龄在77.4岁,有的子女在外地工作甚至出国工作的,有的高龄老人的子女退休后身体状况不好的,种种原因造成家中无人照顾。特别是失能老人,需要专人照顾。62.8%的受访者入住养老机构是希望得到专业人员的服务。51.2%的受访者是为了减轻子女负担入住养老机构。设施齐全,活动丰富、老人共同语言多、位置环境好等原因分别占受访者入住理由的23.3%、16.3%、11.6%。调查显示,“家中无人照顾”“需要专业人员服务”“减轻负担”是选择养老院的三个主要原因。: w2 a9 e* h# y2 I- s- _: p7 ?
老人表示心情较好
) P4 K# A- @ P' v n6 E& r 希望有更加丰富的文娱活动
/ x" z6 E* o* ]" f7 i 据调查有81.4%的受访老人在养老机构生活心情较好,16.3%的老人认为养老机构生活心情一般,主要原因是多数养老机构为了方便管理,失能老人与自理老人未能分开住宿等,个别老人看多了生老病死,或者失能老人生活情况造成不愉快,其次是入住老人对软硬件条件以及饮食标准要求不一。总体上受访者大多数在养老机构心情较好,绝大多数老人能相对开心地颐养天年。
& p# C- H# T* k2 t M7 A 老人们最渴望常常看到儿女。子女将父母送到养老机构后,也会常去看看。九成以上有孩子的受访老人表示孩子在一个月内都会探望一次,其中23.3%表示孩子每天或者隔天探望一次,48.8%的表示子女每周或者半月探望。调查了解到,失能老人子女探望频率稍低于自理或半自理老人,但绝大多数每月都能探望一次。
7 e6 Q, m6 A7 z$ ^0 F8 K 调查显示,老年人十分在意身体健康,他们把精神孤寂影响健康放在首位,需要群体性的文化娱乐生活,所以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养老机构群居养老的模式。在养老机构生活不再满足仅有的看看书,读读报,打打麻将,调查数据显示,有44.2%的老人,希望有更加丰富的文娱活动,唱歌、健身、旅游等等活动一样都不能少。有25.6%的受访老人希望在现在基础上进一步改善伙食,从“供给式”向“菜单式”方式转变,实行个性化饭菜服务。
1 x( o1 f' E* C& p v& ?9 F) G& j% Y8 F
# a4 L6 U! d0 }%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