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线路工王瑞军和王博,他们的工作事关列车运营安全。图/记者郄磊、李青
木材经销商:天再热也得找客户
坐在一堆原木前小小的荫凉里,38岁的郑美珍戴着大大的遮阳帽,把整个脸都蒙在围巾里。她来自福建,和爱人在石家庄三简路木材市场整整干了20年的木材经销生意。昨日10时许,客户来郑美珍这里拉成品木材,郑美珍的爱人戴上手套就忙碌起来。而郑美珍则把注意力放到了路上过往的车辆身上。只要有车放缓速度经过,郑美珍都会起身上前,询问对方是否需要木材,“天热也不能歇着,我得抓住每个机会寻找客户,现在这行不好干啊!”
蔬菜装卸工:为了儿子,多热也要干活
昨日10时30分许,桥西蔬菜批发市场,41岁的周明江站在一辆货车上,熟练地接住地上工人抛上来的一袋子菜,随后整齐码在车厢里。干了14年蔬菜装卸工的周明江来自平山,一家人目前都在省会租房居住。装卸工是个力气活,很快他就满头大汗了。装满一车蔬菜,周明江可以挣120元。如此辛苦,周明江直言是为了儿子,“儿子今年该上高中了,村里没有好学校,我一定得让他在市里上学!”
修车师傅:多热也不怕,最好别下雨
“三块钱,谢谢!”为一名女士补好自行车车胎后,31岁的冯勇用满是油污的手轻轻擦了下额头的汗滴。来自行唐的他,已经在开泰街附近摆了十来年的修车摊。“初中没毕业我就出来干了,一出摊就是一整天。”冯勇的修车摊旁,立着一把大遮阳伞,可以遮挡一些阳光。一年四季都在马路边忙活,冯勇已经习惯了各种天气,他开玩笑地表示,天多热都没啥,只要别刮风下雨就好,因为那样就不方便出摊挣钱啦。
变电站工人:刺眼阳光下不敢眨眼睛
11时许,记者来到220千伏韩通变电站。当时,身为韩化运维班甲班班长的齐英波正在和工人们一起检测主变压器和各个电器连接接头的温度。强烈刺眼的阳光下,齐英波手持红外线测试仪逐个检查。即便被晒得眼睛有点睁不开了,齐英波和同伴依然不敢眨一下眼,“检测数据非常重要,我们要随时确保线路的稳定。”韩化运维班下辖14个站,齐英波所在的班组轮班时要巡检5个站,进行多项内容的检测。根据工作要求,他们必须穿长袖长裤的工装,天气这么热,大家身上很快就是一身汗。
铁路线路工:超过35℃必须上线巡视
王瑞军今年42岁,王博刚刚大学毕业,两人是石家庄工务段客站车间的线路工。14时30分许,在铁路防护员的带领下,王瑞军和王博走到责任区域内的铁轨旁。温度表显示,目前他们脚边的锰钢轨道实时温度为53.4℃。王瑞军蹲下身,把厚手套搭在铁轨上,将脸贴近铁轨内侧,仔细查看轨道线路是否保持伸直及枕木是否有上浮迹象。随后,他和王博又拿着轨道水平尺,搭在两根铁轨间测量轨距是否出现扩大的情况。如此的检测不停地在重复着,他们脸上的汗一直向下滑落。
“这个工作,不能出现一丝失误,否则就会对列车行驶造成难以想象的危险。”车间负责人表示,只要温度超过35℃,就必须上线巡视,一旦铁轨有异常,就马上得采取措施。
排水公司工人:抵挡烈日的只有一顶帽子
“再往南挪一点,好,把棱镜支好!”一边指挥着同事,王俊杰一边盯着眼前全站仪上显示的数据。别看王俊杰今年只有30岁,他手下的人可不少。15时许,王俊杰和工人们站在建华大街与丰收路交叉口测量数据,为下一个井位进行标记。作为一名项目经理,王俊杰负责石津干渠石家庄段排水管网改造泵站外排水工程的一部分。面对还有一个来月就要结束的工期,王俊杰等人加班加点地忙碌着,根本顾不上火辣辣的太阳,“每人给配了一顶帽子,多少能挡点阳光吧。”王俊杰笑着说,工人们这么累,就是要保证能尽快修通地下的排水管网,保证雨季的排水能顺畅。
轮胎修理工:太阳当头照轮胎几分钟就修好
“这轮胎没啥大问题,您稍等一会儿!”红星街与联盟路交叉口南侧路东轮胎修理店,24岁的赵雨熟练地用千斤顶把小轿车顶起,几下子便卸下右后侧轮胎。随后,轮胎被快速修补完毕,又被赵雨顺利安装回去。整个过程用了不到十分钟。看着司机满意的笑容,满头大汗的赵雨也露出了洁白的牙齿。这样的快速修理,可是赵雨多次顶着烈日苦练的结果。一般的轮胎15公斤左右,这个季节换一次轮胎就会出一身汗,“这活虽然累,但我觉得挺好,看着司机们能开着车四处穿行,我就心满意足了。”
交通协管员:6个小时只能待在太阳下
昨天15时,正是一天中最晒的时候,交通协管员侯文立站在中山路和育才街交叉口,挥舞着小红旗指挥行人过街。墨镜、口罩、套袖,三样防晒装备都用上了,侯文立的额头上仍是汗珠不断。“用了防晒霜,根本不管用。”侯文立今年38岁,已经在这个路口站了12年。“我今天是下午班,从1点到7点。”侯文立说,现在省会正在争创文明城市,对行人和非机动车出行提出了严要求,让他们也感到了压力,盯在路口一刻都不敢离开。
园林工人:4条主路的花草一天浇一遍
昨日11时许,在槐安路与东二环交叉口东侧五百米处的分车带外,记者见到市园林绿化管理处的园林工人张静涛和司机姚师傅正在给绿化带浇水。“天太热,这花花草草的都要浇水,否则就打蔫了,容易枯死。”站在车尾张静涛说着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我们园林绿化管理处出动了全部水车,巡回浇灌草地花木。”张静涛告诉记者,他们这辆车,白天就得浇四五车水,“我们主管的中山路、裕华路、和平路、槐安路四条主路绿化苗木每天都要浇一遍。”
摄影记者:半小时喝光两瓶水
昨天,本报两名摄影记者各背着十几公斤的摄影器材,一直奔波在省会的大街小巷。在采访线路工时,是一天之中最热的时候。为了能够拍摄到线路工工作时最真实的状态,摄影记者郄磊不得不随时趴到枕木中间,紧贴着炙热的枕木进行拍照。尤其是在他身体两侧,还有温度超过50℃的铁轨。不过半个小时的采访中,郄磊喝光了两瓶矿泉水,“太热了,嗓子一直冒着烟啊!”
顶着烈日,郄磊全程拍摄了线路工工作时的各个画面。数十张照片中,他精心挑选了几张,只有这样才能让读者了解到工人们最真实的工作状态,体会到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记者李兵、冯月静、孙会芳、郭鹏)
河北中南部今天最高气温将超40℃
省市昨首发高温红色预警高温天气有望31日得到缓解
5月28日,高温天气继续肆虐我省中南部。据省气象台监测,保定阜平县昨日最高气温达38.9℃,为全省最高,并位列14时全国高温排行第三名,仅次于吐鲁番(39℃)和云南的元江(39℃)。省城最高气温达到37.6℃,创下今年以来最高纪录。省气象台、市气象台分别发布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信号(最高级别)。
预计今天白天,保定、廊坊及以南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7℃以上,其中保定南部、沧州西部、衡水西部、石家庄、邢台和邯郸部分地区可达40℃以上;未来三天,我省中南部大部分地区将有重度干热风。预计到31日高温将消退,大部分地区的最高气温将下降。省会最高气温将降至31℃左右。
专家提醒大家尽量避开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这一时段出行,应在口渴之前就补充水分;在户外工作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切忌在太阳下长时间裸晒皮肤,最好带冰凉的饮料;如果出现头晕、恶心、口干、迷糊、胸闷气短等症状时,应怀疑是中暑早期症状,应立即休息,喝一些凉水降温,病情严重应立即到医院治疗。同时,气象专家提醒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采取防暑降温应急措施;除特殊行业外停止户外露天作业;高温时段避免外出,对老、弱、病、幼人群采取保护措施;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特别注意防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