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社区广播台
      查看: 9879|回复: 1

      哪种油耗才靠谱 信检测机构还是信口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0 14: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15”央视每年所曝光的事件,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所有相关的新闻,而今年与汽车相关的“油耗造假”问题再次成为焦点,“为了严格规范油耗检测,2009年开始,工业和信息化部就出台了若干文件,要求企业的油耗必须通过国家指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确认,但是现实是我国部分检测机构却和车企相互勾结,共同制造虚假油耗。”7 P6 f- _4 q/ Q6 O, V: i
      一车有几种油耗  作为普通老百姓,买车最关心的就是汽车油耗,通俗一些说汽车烧的可是白花花的银子,当然能够烧得越少跑得越多是我们的愿望。那么作为车主的您对于汽车油耗有了解吗?记者专门采访了从事汽车维修、改装十余年的专家王永景,记者也查找了相关资料,从而为大家梳理出三种油耗标识。8 ?( [4 ~. y8 O& {& e
        官方油耗6 r! ]7 Y0 H( h: L$ }" P( N0 i
        在工信部开始公布检测机构测得油耗数据前,厂家所提供的官方油耗是消费者唯一能参考的车辆油耗数据,不过这个数据是由诸多客观条件限制后才得来的。比如车辆为等速行驶(一般为60或90km/h),测试环境满足国家规定的风速、风向及温度等条件,而且车辆还要满足空载、关窗、不开空调等严格的要求。而在这些看似有些非分的要求下测得的“最经济油耗”,显然会与我们日常驾驶中车辆的真实油耗大相径庭,由此懂车的车主以及业内人士都把厂商公布的车辆官方油耗戏称为“注水油耗”。
      $ W$ l/ `0 j. Y& s6 j
        工信部油耗$ j& Z: N5 P2 S; z( m0 t$ J3 i5 g! F
        为了严格规范油耗检测,并能给予消费者具有参考价值的油耗检测数据,200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了若干文件,要求汽车的油耗必须通过国家指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确认,也就是说厂家需要将车辆送至工信部指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油耗测试,测得数据在规定范围内才属合格。而得出的被确认数据则会以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的形式张贴在新车玻璃的醒目位置上,给消费者以参考。( E3 x# B4 u/ p' p5 i: D+ E/ b
        在油耗的测试方法方面,汽车燃料消耗量数据是按照国家标准GB/T 19233-2008《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通过在试验室内模拟车辆市区、市郊(包括公路)等典型行驶工况测定的。分别对车辆市区、市郊最高车速、平均车速、运转循环里程等进行规范,并根据车辆在此期间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排放量,采用碳平衡法计算得出不同工况的车辆燃料消耗量。6 q6 O: X1 \- n3 n
        王永景对记者说,工信部油耗和车主实测的真实油耗有出入是比较正常的,比如两者的测试环境存在着很多差异,而且油耗数据是非常个人化的数据,跟每个人的驾驶习惯也有很大关系,同样一辆车,不同的人去开,就会有不同的油耗。然而,两者的差距如果在10%,或者说20%,还可以理解的话,那两者数据动辄相差30%以上,那么这个油耗标识也就没有多大参考意义了。- l. w6 w, Y! s/ D, p' O
        行车电脑油耗, \% N/ q7 Y$ q) e. E$ d
        如今市面上绝大多数的汽车都已装配有行车电脑,基于车辆行车电脑可以实现多项数据的采集与计算功能,而油耗显示功能就是其中之一。行车电脑所显示的油耗是依靠车辆的平均时速和发动机喷油量等进行计算后得出的。根据王永景多年的经验而言,他表示,几乎所有车型上行车电脑所显示的百公里平均油耗都和实际油耗有所差异,看来车辆行车电脑显示的油耗也仅仅具有参考作用。& w& N# t( k" e6 P
        低油耗成宣传噱头
      # }: e9 j6 f* s) U' T' ^( X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买车的时候,每个厂家恨不得都将自家的车包装成一只吃草的“小绵羊”,各种官方油耗数据华丽丽地让你心动不已;等到真把车开回家了,才发现这分明就是一头三天不喂就饿得慌的“油老虎”。我们不禁要问:厂家到底为什么喜欢在油耗上吹牛?
      + ~! g+ n; b" A  _
        从事多年汽车销售的黄先生告诉记者,汽车厂家之所以要对油耗注水无外乎增加卖点、赢得宣传噱头以及获取政府更多节能补贴。黄先生说,当油价已经突破8元/L,让人们已经开始谈油色变,消费者聊起车来,热门话题已经由以前的价格、动力、排量变成现在清一色的油耗,而越来越多准备购车的消费者最关注的事情也变成了买什么车最省油。这样的情况迅速让汽车厂家看到了低油耗这个卖点。由于国家关于真实油耗测试的标准较低,因此汽车厂家为了凸显低油耗的卖点,纷纷对外公布较小的理想油耗,以吸引消费者购车。  >王永景则告诉记者,双离合、CVT、正时链条、顶置凸轮轴、连续可变气门正时,越来越多的专业化技术名词总是充斥在汽车销售过程中,销售员铺天盖地的技术宣讲,都无一例外地指向降低油耗。固然,汽车技术的革新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油耗,但往往很多时候,技术进步已经成为低油耗的代名词,每逢全新改款车型上市期间,技术革新总是被低油耗所绑架,成为厂家的宣传噱头,甚至一些厂家存在严重的夸大成分。4 N/ }1 L' [$ M$ m' [2 b
        而记者在国家审计署网站上看到《2013年第25号公告》,公布了汽车业违规使用节能汽车补贴资金及整改情况,四家企业申报不符合条件车辆、违规获得中央财政节能汽车推广补助资金超过1900万元。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上海通用东岳和江淮汽车(600418,股吧)等厂家“榜上有名”。公告指出,四家企业申报不符合条件车辆及骗补资金。
      " q5 M. \  I. ^2 |9 V: T: G" V- c
        消费者维权难7 `: t) B6 ]+ j  z6 S  K4 n
        在我国,汽车消费者维权难主要体现在“举证难、法律不完善、投诉无门”,正是这“三座大山”挡住了消费者维权之路。以油耗虚高为例,央视此前随机调查,超过70%的车主都表示自己汽车的实际油耗要比厂家宣传的高很多,但是提到投诉问题的时候,几乎所有的车主都表示“投诉无门”。( Y3 u4 z6 F) H# A) t
        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声扩告诉记者,从目前国内的法律保障体系来看,2013年10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实施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没有明确“油耗虚高”属于“保修期内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消费者难以就此维权。今年3月15日新实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虽有“举证责任倒置,6个月内出现瑕疵,由商家承担举证责任”的条款,但消费者操作不当,路面拥堵等因素都可以作为车企辩解的理由。因此可以想见,以后相当长时间内,油耗虚高仍会在很大程度上困扰着车主,也许,只有车主们之间的“口碑油耗”能靠谱一点了。
      6 ?7 t* T  T; H/ e, x
        

      $ b' @& I& E# t% |' y* B
       楼主| 发表于 2014-3-20 14: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背景& k3 @/ Y5 x3 c- C; T
      $ r) o* c8 m+ R/ {" N
      4 M  `) S$ \+ p" x

      2 v* T% B. h8 B" q  某自主品牌汽车油耗作假
      ) E2 Q* _9 u: Q2 r. P7 N) m9 F" r, c0 n' d4 z5 w& m* S

      4 M" N6 M, F+ Z- d) V0 R# ^- r# Y3 c# g
        在3月15日早间央视新闻中,某自主品牌汽车油耗作假问题被曝光,在油耗数据检测上,存在厂家作假、检验机构为虎作伥的现象。某自主品牌汽车工作人员在吉林一家汽车检测中心对央视表示,“我们是生产厂家,我们随便修改。你就告诉他们,我需要把油耗做到8升,做到6升,你就给我修改,他们就知道怎么算,算完之后就给你反馈回来。”一时之间,油耗造假问题顿时成为了各大新闻媒体热议话题。
      1 }3 x/ {6 t! ?; W& h
      $ Q% O( s* j; u. E  u$ W% ^0 Q
      7 m$ i# p* S4 U1 X# U* v/ w% {8 r3 |6 n! i; G: i3 O
        3月17日,该自主品牌汽车发布《关于央视报道事项的公告》称,报道质疑公司汽车油耗试验检测过程中存在造假,该传闻并不属实。公司表示,公司所有上市车型均达到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值得注意的是,该汽车的上述澄清公告只是将检测流程陈述了一遍,但并未对央视的报道作直接解释,即在否认造假的同时,间接将“皮球”推给第三方的检测机构,对于央视质疑的“厂家检测机构串通造假”并没有给出答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