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购车中,大多数人会根据汽车的品牌以及质量还有后续产品服务来进行对比选购,今天我们聊一下大众的干儿子——斯柯达,没有大众标的斯柯达还能蹦跶多久,国外国内的双标准使其在中国的路越走越窄并且销量逐渐下降,开局的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80年代末,斯柯达轿车进入中国市场,皮实耐用,且性价比高是他的代名词,但由于售后服务没有也不可能跟进,且技术老化,而饱受诟病;90年代末,大众入主斯柯达后新一代斯柯达轿车及其服务到来,开始为斯柯达挽回声誉;直到2007年第一款由上海大众生产的斯柯达轿车——明锐上市,斯柯达在中国才算真正走上了主流品牌之路,2011年销量达22万辆,在50多个国际品牌中销量排第12。 产品力以及售后服务跟上销量提升品牌有了影响力,然而始终摆脱不了大众衍生产品的品牌形象。 2020年,上汽大众斯柯达(简称:斯柯达)全年实现销售17.3万辆,相比2019年28.5万辆的成绩,同比下滑39%。进入2021年,斯柯达的销量深渊仍不见底,相比大多数车企1月份实现销量“开门红”,1月份斯柯达的单月销量只有800台左右,同比下滑了89.7%,环比下滑了94.15%。 具体到车型上,1月份斯柯达旗下各车型全线溃败:昕动26辆、速派73辆、明锐122辆、昕锐230辆、柯迪亚克72辆、柯米克222辆、柯珞克55辆。 斯柯达如此惨淡的销量真是自作自受。多年来,“减配”是斯柯达被消费者诟病最多的问题,斯柯达为了提升销量,选择了主动降价,而降价所产生的成本就从减配而来。比如斯柯达最被看好的明锐,它在海外属于热销车型,但是来到国内之后,四驱变两驱,独立悬架变非独立悬架,其他配置也有相应缩减,这让国人如何买账?2017款明锐取消了多连杆式独立后悬,去掉了2.0T、1.8T动力的选择,同时前后排侧气囊、头部气囊、LED日行灯、ESP等安全配置仅高配车型有。 以斯柯达旗舰车型速派为例,即使指导价22.99万元的顶配车型也没有后排独立空调,甚至连全景天窗也没有配备。要知道,这些配置在同价位的自主品牌车型上已经是标配。 在SUV车型中同样有“减配”问题。以柯迪亚克为例,相比海外原版车型,国产版柯迪亚克少了Sportline套件,取消自适应大灯,后转向灯减配为卤素灯,部分内饰搪塑、植绒材料换为硬塑料,后排侧气囊、气帘减配、DCC动态底盘、全景影像、陡坡缓降、无线充电等配置也都被消失了。国外版本和国内版本之间相差如此之大,给中国消费者带来的失望感愈加强烈。也是斯柯达销量迅速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 也许是要扭转消费者心目中的“减配”形象,已经到悬崖边上的斯柯达决定真诚一次。3月9日,上汽大众斯柯达的“救命稻草”——全新明锐PRO国内首发。 据报道,明锐PRO采用了大众全新的MQB EVO平台打造,这是国内继8代高尔夫、全新奥迪A3L之后的第3款采用此平台生产的车型。明锐PRO标配了液晶仪表盘,跟大众全新速腾保持一致,同时采用了和新款奥迪A3一样的电子档杆。车内空间也十分宽敞,达到B级车的水平。 上汽大众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贾鸣镝博士把明锐PRO视为改变斯柯达的契机。他希望新车能占到斯柯达40%的销售目标,重回“万辆俱乐部”。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几乎在贾鸣镝博士的踌躇满志慷慨陈词的同时,就有网友体验实车后“打脸”。在明锐PRO发布当天,网上就出现了实车体验的网友对于产品“内饰塑料感严重、车机使用不流畅”的评价。小编注意到,明锐PRO搭载的是饱受诟病、问题频出的7速干式双离合器变速箱,未来消费者在实际用车中能否经得住考验,小编持保留态度。 据报道,在明锐PRO首秀媒体沟通会上,贾鸣镝博士还发表了一番“只有精明人才会买斯柯达”的高论。他说,“在大众集团A+级的轿车中,明锐PRO平台是最新的,产品力也是最强,但品牌溢价能力稍微比大众品牌低,所以我觉得现在买全新明锐PRO的消费者一定是最精明的。”贾鸣镝还特别指出,此处的精明完全是褒义的,指的是买家比较懂车,是一个行家。他有一个非常聪明的选择,研究完以后花的钱更少,买的东西一样。国人的精明与否还需要指出来吗?就跟儿戏说法买了我的车都会中大奖发大财一个套路,买明锐PRO都是最精明的不买的都傻?这种宣传高论实在不敢恭维。 其实,贾博士的此番高论与“懂大众的都买斯柯达了”这句很多斯柯达4S店大肆宣扬的标语,有异曲同工之妙。小编认为,这句话跟贾博士的高论一样,貌似自信其实深入探究想想,里面透着自卑,言外之意是斯柯达的产品没有真正打动人的竞争优势,只能给消费者以阿Q式的安慰了。 对于斯柯达的发展,贾博士还有一个“燃”的高论。他表示:“在接下来品牌焕新过程当中,希望把这个品牌“燃”起来。过往斯柯达品牌可能做的太稳,包括之前大家的印象里,可能还是不紧不慢、不卑不亢。这次提出来这个“燃”字就是希望品牌能更直接打动消费者。” 令人十分尴尬的是,当小编把“斯柯达”和“燃”为组合输入百度搜索时,并没有出现斯柯达销量多高多好,却出现了多条斯柯达明锐、科迪亚克以及晶锐自燃的报道。 据报道,应女士是斯柯达(2020款TSI330两驱 舒适版5座)车主,去年7月购于福建省福州市福建世纪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购车两个月后发生自燃事故。当晚8点左右,应女士将该车停放后与朋友去就餐,两三个小时后,就餐结束出来就发现该车内有红光,打开车门看到车辆驾驶位周边有明火,并出现了严重的自燃现象:“我车里的中控部分被烧得最严重”。 应女士的表示,该辆科迪亚克在事发前一直处于熄火停放状态,更无人员在车内吸烟。“到底因为什么起火?我们直到现在都不知道!”。令人不解的是,事故发生后未有斯柯达4S店或厂家的负责人员联系应女士沟通相关解决方案。 最近的一次斯柯达自燃事故发生在今年3月5日。据都市快报报道,潘女士于2019年5月在杭州斯柯达迅通店购入一辆斯柯达晶锐车享版汽车,目前行驶里程不到1万公里,还在3年质保期内。 今年3月5日上午,潘女士驾驶车辆外出,途中闻到一股焦味,但没发现其他异常,仪表盘上也没有报警显示,此时车速约60公里/小时。几分钟后,引擎盖冒出浓浓白烟,仪表盘上还是没有任何报警提示,车速降至约30公里/小时。潘女士立刻靠边熄火停车,下车后发现引擎盖表面烧焦鼓起。一位路人停下来帮忙打开引擎盖,发现引擎盖内有明火燃烧,并伴有刺鼻气味。这时又有两位司机路过,用他们车上的灭火器帮助灭火。 3月11日,4S店售后经理电话潘女士告之厂家检测结果,认定自燃为二缸三缸点火线圈高压短路引起,是车辆自身质量原因,不存在人为操作不当。浙江讯通表示斯柯达主机厂家暂无派人来杭面谈的计划,委托浙江迅通与潘女士后续对接。但潘女士说,此前与4S店的沟通中她感觉4S店希望厂家与她直接沟通,这让潘女士有点郁闷。她表示,自己只是普通消费者,并不懂专业的汽车知识,厂家、4S店至少应该给出一些建议或可行的方案提议,供她衡量、选择。4S店希望厂家来处理,厂家推给4S店对接,你们考虑过消费者的感受吗?
斯柯达作为2006年即进入中国市场的品牌,2018年销量达到了顶峰34万辆,去年销量仅为17.3万辆,距销量顶峰整整跌了一半。究其原因,产品力低下、国外国内双标减配宣传力度薄弱以及敷衍消费者等都是斯柯达亟需解决的问题,从更久远的讲斯柯达品牌远比大众久远如果以上问题不加以改正斯柯达终将堕落成为一个仅靠性价比厮杀的低端品牌! |